泉州市南安中宪第
南安中宪第
0
赞数:0
南安中宪第,又名“九十九间”(实际为112间),2013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安中宪第总面积7780平方米,白石红砖围墙,主体建筑为五进宫殿,附设书院,演武厅,梳妆楼及花园,至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发迹后用银两买到“中宪大夫”官衔时,在台湾采购优秀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
南安中宪第基本信息

南安中宪第,又称大厝内,又名“九十九间”(实际为112间),位于泉州南安石井镇延平东路,宅第占地13986平方米,总面积7780平方米,白石红砖围墙,主体建筑为五进,东侧附有护厝一条,西侧附有护厝二条,书轩、梳妆阁、演武厅及小园林构成整体建筑群,至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其子郑汝成由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大夫,荫及三代,故称“中宪第”。遂在台湾采购优秀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历经祖孙三代完工。

郑运锦(1657—1765),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人。郑运锦早年潦倒时,一度靠捡粪、打杂工过日子,后来他到厦门等地当佣人,因为人实在、勤奋刻苦,深得老板赏识,并派他出海贸易。郑运锦经营有方,后来自建船队,从事海上贸易运输,并迁居台湾,在台湾彰化鹿港开设商行。

2013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8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