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自由邦大屠杀
0 赞数:0 #大屠杀#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刚果自由邦大屠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比利时殖民者在刚果自由邦(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实施的系统性种族灭绝和暴力统治的产物。1885年柏林会议中,被划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采地”,称刚果自由邦。利奥波德国王对刚果人民实行了残酷的统治,主要目的是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尤其是橡胶。在1885-1908年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刚果时,他屠杀了1000万非洲人,砍掉他们的手和生殖器,将他们鞭打致死,让他们挨饿强迫劳动,勒索儿童赎金,焚烧村庄。这一时期犯下的暴行,被认为是殖民历史上最黑暗的章节之一。
详细介绍 PROFILE +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将刚果作为私人殖民地,强迫当地居民采集橡胶,未能完成配额者会被砍手甚至灭村。约500万至1000万刚果人死于暴力、饥饿和疾病。这一事件暴露了殖民主义的极端残酷性。

刚果自由邦大屠杀情况

比利时殖民刚果:1000万人惨遭杀害,未完成橡胶收割任务,就要被砍掉手脚。

班图人曾经在此建立刚果王国,由于葡萄牙的入侵,刚果王国没落,国土随即四分五裂,一部分沦为法国殖民地,演变成今天的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另一部分沦为比利时殖民地,演变为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

1482年,迪奥戈·科(Diogo Cão)绕过刚果河河口,带领葡萄牙在沿海设立贸易站,但并未向内陆迁移以建立实际的殖民地。

随着当地的激烈抵抗,热带雨林、沼泽和随之而来的疟疾以及昏睡病等其他疾病,使欧洲人难以定居。由于缺乏明显的经济利益,西方国家起初不愿在该地区殖民。

1839年比利时从荷兰独立出来,此时世界殖民地早已被英法列强分割完毕。

与老牌殖民帝国相比,比利时的实力逊色太多,硬刚肯定是不行的,要想在海外分一杯羹,唯有于大国夹缝中求生存。

利奥波德二世在即位之初的1865年,就曾经提出,要在远东或者非洲建立殖民帝国,但是遭到议会否决。因为当时比利时刚从荷兰统治下独立不久,殖民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非常的政治不正确。并且,当时比利时的政客们普遍认为,殖民是一场赌博,风险太大。

出生于英国威尔斯的亨利·莫顿·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原名为罗兰兹(John Rwolands),是19世纪远征非洲的知名探险家。

因1871年在非洲与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接触而闻名。

母亲未婚生下他后不久一走了之,将他丢给亲戚照料,之后又被送入孤儿救济院。年满15岁后,史坦利离开救济院,过起了跑船人生。在美国时,被一名商人收养并雇用,加入美国籍,并改名换姓。

在历经美国南北战争后,告别戎马生活的史坦利,展开了作为新闻记者与专栏作家的纸笔新人生。

1874年11月,受《每日电讯报》和《纽约先驱报》的派遣,史坦利接下了一项重要任务:组织探险队前往非洲寻找失联多年的英国大探险家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任务成功后,史坦利声名大噪。

斯坦利未能引起英国的兴趣,却得到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重视。他积极且低调地接触史坦利,与他签定了5年合约。未征得比王事先同意,不公布任何消息,不举行任何报告会。

为了抢先占领这片还未被欧洲殖民者称霸的土地,斯坦利再次前往非洲摸清神秘的刚果河。

1877年8月9日,史坦利成功地从非洲东岸出发,一路往西,循刚果河抵达了位于非洲西岸的刚果河出海口。并在斯坦利 1878年的著作《穿越黑暗大陆》中有所描述。

探险旅程中,史坦利谨遵国王旨意,沿路与各地酋长半哄半骗地签订了许多不平等合约,取得大片土地与劳力。同时,史坦利也打着考察开发的旗号,在当地建立许多哨站、贸易站。

他们一起沿着刚果河上游,在他们经过的每个村庄做生意:提供玻璃珍珠和铜以换取村民无法理解的文件上的指纹,但这些文件合法地将他们的土地转让给了利奥波德国王。

但这趟以文明与基督之名的探险中,史坦利对于非洲黑人的种族歧视与草菅人命却也显露无遗。在有关记载中,史坦利以枪弹开路,不只"把黑人当猴子一样开枪",对于探险队的同伴也苛刻对待。

历史沿革

1915年的刚果。上个世纪,比利时国王殖民刚果时,屠杀了1000多万土著“立威”。然后又残酷地压迫原住民,最著名的就是“剁手”的刑罚。

作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毫无疑问在比利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实行自由贸易,更是让比利时发展成为工业国,而且他本人喜欢科学文化,绝不是个呆板的政治家。

但他在刚果金的暴行可以说配的上他“殖民主义之王”的称号。

刚果被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后,首先在当地建立了一支超过一万四千人万人的部队,用这些部队彻底宣布了自己在刚果金的统治。

之后利奥波德二世基本的统治纲领基本就是:宣布所有资源的归利奥波德所有、禁止购买贵重物品、缴纳各种赋税、任意处死平民等等,几乎完种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权利。

利奥波德二世依靠暴政奴役非洲黑人,掠夺象牙、橡胶和矿物,通过一系列国际特许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在人们的印象中,比利时一直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国家,而且欧盟总部就坐落其首都布鲁塞尔。

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相比,很少能听到比利时殖民海外的黑历史和罪恶,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利时的统治残暴且毫无人性。

但比利时历来很少讨论殖民主义问题,比利时学校也不会广泛教授这一方面的内容。

1879年,英籍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资助下,带领了一支探险队,以“上刚果研究委员会”的名义。

在刚果盆地先后建立数十个殖民据点,随后立刻引起欧洲各大强国瓜分非洲,但最后因为利奥波德的手段和影响力,比利时还是以考察和开发的名义占领了刚果,利奥波德也开启了他的残暴统治。

说回刚果金,虽然这里曾是比利时的殖民地,不过这里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比利时王室的私人领地。就是说,这里的一切归比利时王室掌管,包括黑人。利奥波德二世有绝对权力,和比利时政府没任何关系。

ABIR刚果公司,是被指定在刚果自由邦开采天然橡胶的公司。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一个私人领地,讽刺的是,虽然叫自由邦,但这里一点都不自由。

ABIR公司在19世纪后期蓬勃发展,原因是其在欧洲出售的一公斤橡胶价格为10法郎,而其成本仅为0.35法郎。

而这些公司的人力成本,就是在当地雇佣酋长以及打手,逼迫当地百姓为他们生产橡胶,如果这些工人、或者说这些奴隶,没能完成公司分配的采集橡胶任务,他们回家只会看到妻子、父母被砍去手脚,甚至被屠杀。

在这里的部队、宪兵甚至被要求上交受害者的残肢断臂作为他们杀死某人的证据。

有时,这些手是由士兵收集的,有时是由村庄自己收集的。甚至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因为他们的橡胶配额太不切实际而无法填补,村庄袭击了邻近的村庄以集结人手。

在刚果,截肢甚至成为了常规惩罚。肢体经常被切断作为战争祭品。

殖民地的行政官员还从社区绑架孤儿,并将他们运送到“儿童殖民地”工作或训练为士兵,据估计,总数超过50%的人在那里死亡。

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刚果超过20年,杀掉数以千万计的人,砍掉他们的手和生殖器,将他们鞭打致死,让他们挨饿强迫劳动,勒索儿童赎金,焚烧村庄,几乎没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部分是,这位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他本人甚至没有踏足刚果就犯下了这些暴行。

无论刚果为他带来了多大利益,利奥波德本人都从未访问过这片领土。

王室在这里的统治极为残暴,短短二十年间,刚果人口锐减,世界舆论因之哗然。

统治末期,为了平息舆论和愤怒,改称“比属刚果”,“所有权”被移交给了比利时政府。

1909年,利奥波德二世去世,他被埋葬在全世界人的嘘声中。

1960年比利时撤出非洲,刚果自由邦成为独立国家,亦即现在的刚果,但刚果刚刚独立就爆发内乱与战争,永无休止。

2021年6月30日,刚果民主共和国迎来脱离比利时殖民统治、也是刚果独立60周年的纪念日。

时任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向刚果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致信,罕见地为刚果人民在比利时殖民统治期间遭遇的种种暴行表示“深切遗憾”。

在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雕像被无数民众唾骂、踩踏。

菲利普的信发表几小时后,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雕像被移走。

据估计,仅在利奥波德二世将其作为“私人领地”统治的23年时间里,屠杀、饥荒和疾病就造成了至少超过1000万刚果人的死亡。

时至今日,刚果国内战乱依旧不止,局势极度不稳定,比利时国王菲力普2022年曾出访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这是他2013年继位以来首度前往当地。

面对殖民时期至少造成1000万刚果人民死亡一事,他再次对当时的剥削、种族主义、暴力行为深感遗憾,不过,他依旧未给出正式道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21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