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八仙观
0 赞数:0 #道观#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八仙观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十年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斋堂等18间,现建筑面积为54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由龙虎殿、配房、大殿形成一个小型四合院,建筑紧凑有序。所有建筑都为单檐硬山小青瓦顶,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八仙观,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三面环山,面对灶门峰,环境深幽,藏风聚气,常年飞云荡雾,气势磅礴,风景旖旎,气候宜人。

景点景观

大殿、龙虎殿、配房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式,抬梁式木结构。大殿两端山墙均有彩绘,有鱼、瑞草、祥云等图案,这与武当山清代建筑风格有明显差异。现存明永乐年间神台一座,为石雕须弥座,图案有菊花、忍冬草、缠芝、仰莲、覆莲等,保存较为完整。

地理环境

八仙观所处的位置,南依中华诗祖、周朝太师尹吉甫故里房县和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古老汉水孔子采诗饮茗寻找的孺子歌处;西接渝陕巴山秦岭;东连古代三国文化历史名城襄阳。独特的秦巴武当山区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令人慕名神往。

历史沿革

相传,八仙过海,到大岳太和山参加玉皇大帝删封真武盛会,慕名武当道茶,在老君堂盗来太上老君用炼丹工艺制作的修性养生长寿道茶,八仙群聚在一片古茶树下,煮茶品茗,茶醉得道,故建八仙观。山民以这里聚仙藏气,世代植茶,成为盛产道茶而闻名的八仙观村。

据记载,元代时这里就建有庙宇,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斋堂、仓库等18间,明末部分建筑被毁,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建筑由龙虎殿、配房、大殿形成一个小型四合院,建筑面积545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八仙观的第一重殿是龙虎殿,穿过龙虎殿为一院落,两侧是配房,正中为正殿,正殿原供奉有真武和八仙造像,因年代久远,这些造像现已不知去向。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79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