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红菱
0 赞数:0 #歌曲#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采红菱》改编自江苏民歌,起源地是南京高淳。高淳的民歌《采红菱》原本只有一个基本的曲调,在流传过程中,其唱词、节奏发生了变化。最初的民歌《采红菱》只有女声调,后演变为男女对唱的形式。全曲以优美欢快的旋律,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采菱角时的喜悦心情。这首歌由20世纪50年代的歌手夏丹和江宏合唱,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当年十分红。1966年14岁的邓丽君凭着一首《采红菱》夺得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冠军,随后正式踏上职业歌坛。流行的演唱版本为陈蝶衣、姚敏改编后,夏丹、江宏两人对唱的《采红菱》。
  • 中文名: 采红菱
  • 主唱: 刘韵,江宏
  • 类型: 民谣,抒情
  • 片长: 3分54秒
  • 作词: 陈蝶衣
  • 作曲: 姚敏
  • 语种: 汉语普通话
  • 发行/播出时间: 1960年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采红菱》是一首刘韵、江宏演唱的歌曲,姚敏作曲。起源于南京高淳,歌曲以优美欢快的旋律,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采菱角时的喜悦心情,他们一边采菱角,一边歌唱,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初的民歌《采红菱》只有女声调,后演变为男女对唱的形式。

流行的演唱版本为陈蝶衣、姚敏改编后,夏丹、江宏两人对唱的《采红菱》。“采菱歌舞”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于维也纳,演出获得了银奖,在维也纳轰动一时。

歌曲歌词

(男)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

得呀得郎有心 得呀得妹有情

就好像两角菱 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女)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 采红菱

得呀得妹有情 得呀得郎有心

就好像两角菱 也是同日生呀

我俩心相印

(男)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

湖水清呀照双影 就好像两角菱

(女)划着船儿到湖心呀 你看呀嘿看分明

……

背景介绍

《采红菱》改编自江苏民歌,这首歌曲起源于一首江苏地方的民歌,起源地是南京高淳。高淳的民歌《采红菱》(或《采菱角》)原本只有一个基本的曲调,在流传过程中,其唱词、节奏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民歌《采红菱》只有女声调,它是高淳女子的生活写照:在高淳,下湖采摘红菱本来就是女子的活儿。六月水乡,“在曲曲折折绵延十数里的河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碧绿的菱叶。而垂柳飘拂的绿阴深处,飘出一只只菱盆,又将菱叶表面划开了,露出叶子表面下水的痕迹。菱盆中,端坐着一位位姑嫂,她们一边以手上的木板轻轻在盆边拨荡,一边随着菱盆贴在水面或左右旋转、或飘游向前。”

这首歌由20世纪50年代的歌手夏丹和江宏合唱,姚敏作曲,陈蝶衣作词,当年十分红。1966年14岁的邓丽君凭着一首《采红菱》夺得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冠军,随后正式踏上职业歌坛。该曲还收录在邓丽君1968年10月1日发行的黑胶唱片《邓丽君之歌第九集》中。

在流行歌曲《采红菱》之前,同时期或者更早些在江苏地区流传版本歌词为:“(齐唱)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甲唱)姐姐她多开心,(乙唱)妹妹她多高兴。(齐唱)就好像两角菱,同根生呀,我俩一条心……”。

其他信息

翻唱版本

除了邓丽君、卓依婷,莫文蔚、伍佰,版本,还有张德兰、区瑞强版,吕薇、仝卓和屠洪刚的版本,还有屠洪刚和李玲玉版本的,董文华版本,翻唱过无数经典民歌的黑鸭子组合版。

重要演出

时间 名称 地点 表演者

2014年9月8日 央视中秋晚会 江苏苏州太湖之滨 杨文英、包志刚、弦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875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采红菱】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