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诚守真,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内心坚定,始终保持着真诚的态度,并且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良心和道德的事情。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始终保持真诚和正直的态度。该成语出自鲁迅的《坟·摩罗诗力说》: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例句:他始终抱诚守真,即使面临困难,也绝不轻易放弃。
抱诚守真,汉语成语,拼音是bào chéng shǒu zhēn,意思是志在真诚,恪守不违。出自《坟·摩罗诗力说》。
成语解释
抱:存在心里。
成语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