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村
关东民俗文化村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坐落在美丽的呼兰河西岸,由于地处拉哈岗上,呼兰河从东南方向流经这里,历史上河水经常泛滥,拉哈岗受到河水一次次的冲刷后,内部的黄土便逐渐暴露出来,形成一处处陡峭的黄土悬崖,故称“黄崖子”。村中不但建有目前省内最大的民俗文化陈列馆,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反映闯关东人全盛时期情景的“朱开山大院”,以及再现关东人民俗、民风、生活百态的民俗文化大道,村中还遍布很多的果园和池塘,并且盛产优质绿色杂粮,是我们黑龙江省“五谷粗粮”米业公司的供应基地,可谓是“鱼米之乡”。
关东民俗文化村基本信息
  • 开放时间: 全天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 旅游景区级别: 3A
  • 所在地/隶属: 黑龙江 绥化市 兰西县 永久村

地址:该村坐落在呼兰河西岸,南距哈尔滨市区67公里,东距绥化市85公里,西邻大庆市140公里,202国道(哈尔滨至黑河)及绥兰公路邻村而过,出行交通极为便利。

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坐落在美丽的呼兰河西岸,由于地处拉哈岗上,呼兰河从东南方向流经这里,历史上河水经常泛滥,拉哈岗受到河水一次次的冲刷后,内部的黄土便逐渐暴露出来,形成一处处陡峭的黄土悬崖,故称“黄崖子”。

这里田园秀美,民风质朴,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便是在这个屯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该屯从道光11年即1831年,山东登州人乔恒章一家,因不堪忍受饥饿,为了生存毅然闯关东,在这里立灶开荒到现在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经过几代闯关东人的辛苦劳作,繁衍生息,过去的大片荒已变成了米粮田,原来的荒山秃岭也披上了绿装,现在的山东屯已发展到有农家300多户,人口近1500人,年人均收入近万元的行政大屯,经济富屯。

村中不但建有目前省内最大的民俗文化陈列馆,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反映闯关东人全盛时期情景的“朱开山大院”,以及再现关东人民俗、民风、生活百态的民俗文化大道,村中还遍布很多的果园和池塘,并且盛产优质绿色杂粮,是我们黑龙江省“五谷粗粮”米业公司的供应基地,可谓是“鱼米之乡”。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82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