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雪耻
0 赞数:0 #趣味成语#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报仇雪耻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该成语意思是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在句中常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报怨仇、解怨恨。近义词有报仇雪恨、复仇雪耻等。反义词有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报仇雪耻,汉语成语,读音是bào chóu xuě chǐ,意思是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释义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例句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恨不得别人不中用,都积在狄希陈一人身上,梦想神交,只要算计报仇雪耻。”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行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报冤仇、解怨恨。

成语辨析

【近义词】: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

【反义词】: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正音】仇;在这里不读“qiú”。

【辨形】仇;右边是“九”;不能写作“丸”。

【辨析】报仇雪耻和“报仇雪恨”;结构相同;同出一源;意义相近。不同在于“耻”和“恨”。报仇雪耻强调“除耻辱”;“报仇雪恨”则强调“除怨恨”。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74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