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
0 赞数:0 #趣味成语#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沉鱼落雁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是: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该成语的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中文名: 沉鱼落雁
  • 外文名: breath-taking beauty;be lovely enough to make fish sink and geese settle
  • 类型: 汉语成语
详细介绍 PROFILE +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齐物论》。

沉鱼落雁的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该成语的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

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后由此演变成成语“沉鱼落雁”。

成语故事

古代有个叫啮缺的人,他问王倪怎样区分仁与义、是与非。王倪觉得很难解释,就先反问他说:“我还是先问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五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深深地潜人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高高地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就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麇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

成语寓意

庄子借助鱼等动物对美人的态度和行动,说明美没有标准,对人来说,毛嫱、丽姬是美女,但对动物来说,那根本不是什么美,反而还有些害怕,所以鱼赶紧往水底游,鸟立刻向高里飞,麋鹿马上快速逃窜,都是躲得远远的。甚至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眼里的是美的,在动物眼里说不定是丑的。

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世事万物是没有标准可言,一切都是相对的。一棵参天大树,因为长得太大,反而不易被砍伐,得以延年存活。长得适中,刚好成为木匠的材料,于是被拦腰砍断,无法保全性命。有些事物因为有用而死亡,有些东西因为无用而存活。另一层是美丽的容貌是上天的恩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份恩赐。如果人们没有这份荣幸,就可以多读书,也一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让自己变得美丽。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沉鱼落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运用示例

宋代·古杭才人《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折:“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元代·刘庭信《粉蝶儿·美色》曲:“恰便似落雁沉鱼,羞花闭月,香娇玉嫩。”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二人长的一个是花容月貌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代·刘鹗《老残游记》:“他们不是比他西施,就是比他王嫱;不是说他沉鱼落雁,就是说他闭月羞花。”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333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沉鱼落雁】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