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古菱齿象
0 赞数:0 #大象#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瑞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recki)生存于上新世早期~更新世中期的非洲,是古菱齿象属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还是新生代非洲最大的陆生动物,体型上限估计肩高可达4.3米,体重12吨左右。该品种是古菱齿象属最早出现的成员,是该属中最基干的物种,后世欧亚大陆上的古菱齿象都是由它演化而来。历史上它曾长期在非洲占据霸主地位,可惜在45万年前后就早早的灭绝。
  • 中文学名: 瑞氏古菱齿象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亚纲: 真兽亚纲
  • 目: 长鼻目
  • 科: 真象科
  • 属: 亚洲象属或古菱齿象属
  • 亚属: 古菱齿象亚属
  • 种: 纳玛象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瑞氏古菱齿象,英文名Palaeoloxodon Recki,又称雷氏亚洲象,长鼻目Proboscidea、真象科Elephantidae、菱齿象属Palaeoloxodon,起源于300万年前(上新世末期)的东非大草原,其种群数量在200万年前上新世与更新世交替时达到鼎盛,与南方古猿、硕鬣狗等动物共同繁衍生息在这块气候温暖的热带大陆。在今肯尼亚库比佛拉的图尔卡纳湖边发现过几近完整的骨架化石。

形态及特征

其四肢相比今天的亚洲象更为修长,眼眶较低,齿冠更高,牙釉质脊突密集,擅长应付粗糙的食物,“菱齿”一名,是因为它们的臼齿化石上常有菱形花纹,这是牙釉质在长期进食中逐渐磨损而形成的。古菱齿象的臼齿与亚洲象类似,齿冠高,磨盘状的表面上有20多道低平的齿脊。

价值及其他

体量

瑞氏古菱齿象成年雄象平均体长4.5米、肩高超过4米、重约12吨,而今天的非洲象虽然也发现过高度接4米,体重达10吨的个体,但绝大部分现生非洲象体重约4—5吨,可见该物种的体量远远超过非洲象,是为长鼻目进化史上体型数一数二的品类,也是更新世时期非洲大草原的巨无霸。

非洲起源说

瑞氏古菱齿象外观上与今天的亚洲象有诸多相似的特征,譬如头颅骨挺拔高耸、额头圆润,与今天的非洲象差异巨大,故而科学家起初将这类古象列入亚洲象属,视为亚洲象在非洲的祖先,为亚洲象的非洲大陆起源说提供了证据。随着古生物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长鼻目古菱齿象属大家族的神秘面纱被一步步揭开,瑞氏古菱齿象被纳入菱齿象属,相比之下,更新世冰河时期的猛犸与亚洲象有更亲缘的关系。

灭绝

在距今50万年前的更新世,地球进入第四纪冰期,低纬度热带地区的气候开始变得干燥,十分依赖水源的瑞氏古菱齿象最终无法适应环境,从非洲大陆销声匿迹。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61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