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席勒作于1799年诗剧《华伦斯坦三部曲》,包括《华伦斯坦的阵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华伦斯坦之死》。这部作品是席勒十年中创作的篇幅最长的巨著,既然现实生活不能提供合适的题材,席勒便拓宽视野,在德国历史中找到十七世纪三十年战争中叱咤风云的天主教同盟的统帅华伦斯坦。该戏剧实际上就是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民族悲剧的重演,席勒的功绩在于他把这场民族的悲剧搬上了艺术的舞台。
华伦斯坦三部曲,诗剧。德国席勒作于1799年。华伦斯坦是德国三十年战争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方面的统帅,他希望中央集权,赶走外国军队,统一德国。但他也有野心,试图篡夺皇位,为此不惜勾结外国。剧本描写了华伦斯坦最初如何受到热烈拥戴,后来军队因他而分裂,最后他为部下所杀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渴望有一个道德高尚、目标明确的统帅及一支强大的正义军队来结束割据,统一德国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