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
0 赞数:0 #剧作家作品#
《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作品。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该书是现代性美学批判的第一本著作,主张用艺术取代宗教而成为一种交往形式,强调交往理性将在未来“审美国度”中得以实现。本书是德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发人深省,历久弥新。
  • 中文名: 美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
  • 外文名: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 类型: 社会科学,教育
  • 作者: 弗里德里希·席勒
  • 创作时间: 1795年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美育书简》是1795年出版的的图书,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内容介绍

【《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5年经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暴力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问题。完善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二者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第三冲动”(即游戏冲动)为中介,才能实现之。原因之一是,人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即在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书中还讨论了不同性质的美,即存在着溶炼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前者使人松弛,后者使人紧张。

书中最后讨论了游戏的意义和最高社会理想。认为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会建立起审美外观的王国,但它“只能在少数出众的人当中找到。”

该书中关于人性的自我分裂,关于游戏冲动和审美游戏的观点对后来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影响深远。

作者介绍

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744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审美教育书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