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桥柳编
0 赞数:0 #柳编#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草桥柳编是江苏徐州新沂市的特色手工艺品,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编技艺复杂。草桥柳编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利用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文雅的特点,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经过艺人独具匠心的设计,柳编制品装饰性较强,造型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轻便耐用,价廉物美,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新沂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目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草桥柳编制作技艺

草桥柳编工艺复杂,把精选的柳条在冷水中浸泡2-3个小时后取出,制作篮子打底、上帮、锁口、上把、修剪,然后对半成品进行熏蒸、晾晒、染色、上里子,经过多道工序之后,一个个精美别致的柳编工艺品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了。

草桥柳编荣誉认证

柳编技艺(草桥柳编),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由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申报。

草桥柳编历史起源

草桥镇柳编项目发展历史悠久,而且经营户主要集中在陈圩村。早在清朝中期,方园百里就有陈圩簸箕卢圩柳之说,陈圩村的柳制品与堰头镰刀窑湾锄齐称三大特色农家用具。然而,过去陈圩村的柳编工艺简单,品种较少,只有农用笆斗、簸箕和针线筐老三件。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未,镇里兴办柳编工艺厂,引进推广出口柳编新工艺,陈圩人才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将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打破了只生产老三件的旧框框,走出了发展出口柳编工艺品的新路子。到八十年代,草桥镇已成为鲁南苏北的出口柳编大镇。可到九十年代,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加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曾经红火10多年的镇办柳编厂被迫停产。原在该厂但任技术员、销售员的陈恒发、王佩合等人回村兴办家庭柳编厂。从此,陈圩村以出口柳编产品为主的家庭柳编厂应运而生,柳编户像滚雪球似地不断增加。其中陈圩村连五庄几乎是家庭户户搞柳编。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4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