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
0 赞数:0 #工具软件#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Algor是一款大型通用的有限元分析(CAE)软件,也是世界知名的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如在汽车、电子、医学、军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微机电系统等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Algor核心代码起源于1970年开发的SAP程序,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J.Bathe、E.L.Wilson和F.E.Peterson等人共同研制。Algor最初在中国出现时被称作SUPER SAP。
  • 外文名称: ALGOR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ALGOR(Autodesk Mechanical Simulation)是一款大型通用的有限元分析(CAE)软件。

背景介绍

ALGOR核心代码起源于1970年开发的SAP程序,它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J.Bathe、E.L.Wilson和F.E.Peterson等人共同研制。ALGOR最初在中国出现时被称为“SUPER SAP”。在1995年,ALGOR公司推出了在Windows95环境下运行的Windows版本的ALGOR95。在ALGOR V14版本中,引入了多物理场分析功能,使ALGOR软件在综合分析能力更强大,软件操作更简便。

发展历程

1.ALGOR前身为有限元分析软件SAP5(SAP是有限元鼻祖),后来到SAP5,SAP84,

2.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进入中国。此时有SAP91,SAP93,Super SAP。

3.90年代开始开发Windows平台(CAE行业发展潮流的代表)。基于Super SAP开发全新、先进、友好的Windows界面。大力开发强大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功能。

4.从ALGOR V17开始提供中文界面(2005年)。

2009年被美国Autodesk公司收购,研发和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版本Autodesk simulation Mechanical 2014(2013年4月发布)。

版本发布

Autodesk Algor Simulation 2012 发布于 2012-12-06

Autodesk Algor Simulation 2011 发布于 2010-04-07

Autodesk Algor Simulation 2010 发布于 2009-11-27

学习书籍

《Algor结构分析高级教程》寇晓东 唐可 田彩军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产品设计

ALGOR拥有强大的线性、非线性分析功能,在结构、热、流场、电场等均有专业的分析模块(流场模块已经移除)。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学、军事、电力系统、石化、土木工程、微机电系统、日用品生产等诸多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色功能

ALGOR主要分析功能:

1 静力学分析功能

 线性和非线性应力分析;

 接触和装配分析

 线性、非线性和复合材料分析;

 几何大变形分析;

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线性屈曲分析;

2 线性动力学分析功能

 线性模态分析;

 复合材料模态分析;

 时间历程分析;

 响应谱分析;

 线性瞬态应力分析;

 复合材料瞬态应力分析;

 频率响应分析;

 随机振动分析;

 载荷作用下的模态分析;

3 非线性动力分析功能

 非线性模态分析;

 非线性动态响应分析;

 多体(刚、柔体)非线性(材料、几何、接触)运动学分析;

 非线性屈曲分析;

4 热传导分析功能

 稳态热传导分析;

 瞬态热传导分析;

 热辐射分析;

5 流动分析功能

 二维稳态/瞬态流动(层流、湍流)分析;

 三维稳态/瞬态流动(层流、湍流)分析;

 多孔介质(渗流)流动分析;

 传质分析;

 自由界面流动分析;

 自然和强迫对流传热分析;

6 静电场分析功能

7 管道设计及分析功能

 管系的线性静力学分析;

 管系的线性动力学分析;

8 压力容器设计向导(PV/Designer)

9 DDAM(水下爆炸和冲击模拟)

10 疲劳分析

11多物理场分析功能

 电-结构;

 热 - 结构;

 电 - 热;

 流体 - 热;

 流体-热-结构的分析;

非线性材料模型包括

(1)弹塑性(金属类材料)

 Von mises等向强化双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 Von mises随动强化双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 Von mises等向强化多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 Von mises随动强化多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 热塑性(高温金属塑性)

(2)超弹(橡胶类材料)

 Mooney-Rivlin模型

 Arruda Boyce模型

 Ogden模型

 Blatz-Ko模型

 Hyperfoam超弹泡沫材料模型

(3)粘弹(玻璃树脂类材料)

 各向同性粘弹

 各向异性粘弹

 粘弹与超弹组合

 热粘弹

(4)蠕变(金属、混凝土的蠕变或松弛行为)

 蠕变粘弹

 蠕变粘塑

(5)可定义抗拉强度的帽盖Drucker-Prager准则(模拟岩石混凝土类材料)

(6)可定义抗拉强度和加载、卸载体积模量曲线的非线性(土壤地质材料)

(7)邓肯-张模型

(8)混凝土材料(可模拟钢筋混凝土)

(9)垫片材料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91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