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雄风
0 赞数:0 #歌曲#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亚洲雄风》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宣传曲,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韦唯和刘欢合唱。《亚洲雄风》一出现就惊艳了整个亚洲大地,激昂高亢的旋律显示了炎黄子孙的强大富足和同亚洲各国的深厚友情。这首歌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原因是歌曲本身的吸引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所蕴含的团结奋进的精神,鼓舞人心、振奋人心,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加上当时全国最为当红的两大实力唱将,也为这首歌增色不少。
  • 中文名: 亚洲雄风
  • 主唱: 韦唯,刘欢
  • 类型: 流行
  • 片长: 05分01秒
  • 作词: 张藜
  • 作曲: 徐沛东
  • 语种: 普通话
  • 发行/播出时间: 1990年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亚洲雄风》是韦唯和刘欢合唱的一首歌曲,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宣传曲。

歌曲歌词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我们亚洲 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 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 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震天吼

我们亚洲 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 物产也富有

我们亚洲 人民最勤劳

我们亚洲 健儿更风流

四海会宾客 五洲交朋友

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漫天吼

……

背景介绍

《亚洲雄风》由徐沛东作曲,张藜作词。《亚洲雄风》的创作方式有些特殊,它是先有曲调,后填歌词。徐沛东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坐在钢琴前,弹着弹着就找到了旋律,之后找到了好朋友张藜,两人一起商量着填了词。张藜表示歌词中“亚洲风乍起”的“乍”字颇费心思,审查时有位领导说这个字用得不好,好在后来这个“乍”字还是保住了。关于《亚洲雄风》这个名字,还有一番波折。歌曲最开始叫《亚洲雄狮》,但审查专家和领导认为“雄狮”一般会认为是对中国本身的比喻,而一个洲际运动会的主办国不应该有太强烈的自我色彩,最后决定要修改。张藜接到修改意见后的第二天就修改完了,张藜把“雄狮”改成“雄风”,果然顺利通过了审核。

鉴赏评价

《亚洲雄风》完全超越了体育歌曲范畴,甚至可以被称作流行歌曲。这首歌曲激昂高亢的旋律显示了炎黄子孙的强大富足和同亚洲各国的深厚友情。《亚洲雄风》在中国以及亚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歌曲更多的是群众性的一种呼唤和呐喊。

《亚洲雄风》能够深入人心,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它朗朗上口的歌词。歌词中多次采用拟人、比喻和回环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气势磅礴。

其他信息

创作过程

徐沛东介绍说,这首歌创作于1989年11月,它与一般的歌曲创作方式不同,一反常规,是先有曲调,后填歌词,而且创作过程相当顺利:“我也是突然有感而发,那天半夜突然想起了一个动机,我就爬起来把这个动机记下来。早晨起来,我就在钢琴上反复弹,我觉得这个动机还挺有力量,(哼唱),就觉得这像一个号角。后来我就把我的搭档、合作伙伴张藜老师请到我家。我说咱们合作一首为亚运会写的歌曲吧。我说我大概有一个音乐的雏形,我就把旋律在钢琴上反复弹弹、唱唱。后来张老师听了以后说行了,(他就)把我这曲谱拿回家里,第二天他把词填好了给我,我又根据词的意思,重新作了一下(曲子)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下就录(音)了。”

《亚洲雄风》这首歌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原因是歌曲本身的吸引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所蕴含的团结奋进的精神,鼓舞人心、振奋人心,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而作为当时全国最为当红的两大实力唱将,韦唯刘欢的激情演唱也为这首歌增色不少,虽然这首歌当时并没能成为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歌,但却是这场盛会当中,流传最广的歌曲,很多人至今仍误以为,这首歌才是当年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歌,而伴着这首歌,刘欢与韦唯的歌唱事业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重要演出

时间 名称 地点

1990年 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北京

1990年 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 北京

2011年 第12届亚洲艺术节 重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747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亚洲雄风】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