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草编
0 赞数:0 #特色工艺品#
文登草编是山东威海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距今约有上千年的历史。文登草编的主要原材料出自当地的毛草、麦秆、玉米叶以及各种柔韧草本植物,制作流程根据不同的材料有所不同,但一般步骤为选料、浸泡、熏蒸、编织、晾晒,所编制的手工艺品既经济适用又美观大方,如蒲团、坐垫、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草编是我国古老的编织技术之一,源自人类早期以植物的枝、叶、根、茎为原料编制器物。文登草编是当地农家妇女,以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通过创造性艺术加工编织而成的手工艺品。

文登草编在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经营达到鼎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作为重要的手工业在全县推广普及,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旧时,文登当地几乎人人都会草编制作技艺,加之不少草编艺人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使得近代文登草编技术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品种种类

文登草编就地取材,主要以当地海草、蒲草、玉米皮、席草、茅草、麦秸等地方草本植物为资源,经构思、选料、上色、编制、晾晒成型等步骤制作而成。

主要品类包括蒲草茶垫、坐墩、门帘、凉席、提包、地毯、睡席等,产品造型多样、生态环保,具有“朴而不俗,真而不拙”的艺术特点,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文登草编工艺复杂,主要有辫编、平编、绞编、花编等手法,体现了胶东人心灵手巧的精神风貌。

价值功效

文登草编技艺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已经由原来的生活用品逐渐发展成为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家居用品和艺术品,进一步适应和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传统草编技艺又是胶东地区农耕文化的重要代表,加强草编技艺的抢救与保护,对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造物理念和传统文化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制作方法

文登草柳编的工艺流程大体分为备料、浸泡、去皮、编织、熏蒸、晾晒等环节,全部采用手工制作。

将柳条割回家后,需要放入水中浸泡三天左右,用剥皮夹子将表皮剥净后储存,使用之前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再使用,经过处理的柳条柔软有弹性,便于编结,不易断裂。

制作时需要用线绳做经,以柳条作纬,柳条相互交错穿于线绳间,编出器形。共分编底、编身、缠边、安编板、打磨、整形、晾晒等步骤。编成的器具,需先用砂纸将编板打磨直至光滑;再用硫磺熏蒸两小时左右,确保造型美观、色泽白净,然后将其放至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

草柳编使用的工具非常繁杂,有剥皮夹子、小镰、剪刀、刨子、锥子、模具、斗锤、线锤、线刀、开子、刮板、木槌等。

草柳编对制作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必须在潮湿密闭的房间才可以,以便保持柳条的潮湿与柔韧性。室内高度一般一人高左右,在旁边开小窗,让室内光线不至于太暗,南面朝阳方位开门,高度约为1.2米左右,门口的宽度以一人进入时畅通为准。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17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