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剪纸
0 赞数:0 #剪纸#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威海,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秀美,千百年来,形成了诸多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传统民间艺术,威海剪纸即是其中之一,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威海剪纸可分为两大流派:粗犷豪放派,求神似不求形似;精巧细腻派,追求形神俱备,其中最出色的就是以大海为题的作品,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是不可错过的特色工艺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威海剪纸品质特点

威海剪纸多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既可参照实物剪得分毫不差,又可以抽象夸张到令人不可思议,叹为观止。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斗花、灯笼花,用于手绣或刺绣的枕头花、鞋花、鞋垫花、荷包花,以及儿童肚兜花、虎头靴和虎头帽花等;花样内容则是生活场景、花鸟鱼虫、吉禽瑞兽、神话传说、戏剧人物等等,只有看不到想不到的,没有剪不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威海的剪纸艺人剪得最多且最拿手的还是以大海为题的作品,如市艺术馆研究馆员王言昌、荣成石岛的方桂凤和高区西河北村的崔永香,他们的作品中,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

威海剪纸荣誉认证

200812月,“威海剪纸”被列入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0099月,“威海剪纸”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威海剪纸历史起源

胶东地处丘陵地带,树木不多,过去农村的器皿大都用陶器和麻皮加泥做成纸斗,近代纸张多了就用纸浆代替,这样的纸斗既轻便又美观,做纸斗是威海地区妇女的绝活,威海剪纸的兴起,就是源于纸斗花,而纸斗花是专门装饰纸斗、笸箩的剪纸纹样。过去,农家女儿出嫁的时候,一定要有纸斗作陪嫁,纸斗都是成对的,图的是好事成双。这些大大小小的纸斗有的装衣裳,有的盛粮食,有的盛针头线脑,还有的放首饰,琳琅满目,不一而足。花样题材多是吉祥喜庆的,那些以避邪、驱恶为主题的也是为了平安纳福。其中作为吉祥鸟的凤凰是必有的,已故荣成市宁津镇的刘桂清老人,她剪下的凤凰,形态生动、构图美观、装饰性强,这些精美的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49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