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工艺有哪些 我们能做的不只是惋惜

本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548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中国传统工艺在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都是绝妙的一笔,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曾见证中华民族的兴衰过程。如今,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中,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工艺却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况。
乌铜走银
始创于云南的中国传统通知工艺品乌铜走银,最早出现在清雍正年间。

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的工艺繁杂,大致可分为炼制,锻制,錾刻,走银,焊接和组装,抛光打磨,捂黑处理。相比普通的铜银工艺,乌铜走银的制作技艺要复杂得多,对雕刻、书法、微雕等技艺也都是有要求的。
乌铜走银
2011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分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不只是因为头顶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大上名号,而是真真正正认可这门工艺艺术。

缂丝
简介: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缂丝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之间就有了
缂丝 手工艺
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

缂丝的织造技法为: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
缂丝 手工艺
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石印画的崛起,扑灰年画的生意逐步衰弱下来。
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富有动感,线条豪放流畅,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多为胖耳大腮,但眉眼巧画不失隽秀感。

从起稿、扑灰后,再加手绘,经落墨、粉脸、开脸、熏脸、涮脸手、乌眼、开眉眼、立眼、点嘴、丝发、上色、涮道、涮花、磕花、描粉画金、耙胡子、罩明油、刷边裁边等一整套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
2006年,高密扑灰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有了政策的扶持,扑灰年画传承仍面临很大的考验。择业者存在急功近利的的心态,扑灰年画的制作学习时间与经济利益相比较,选择利益为先也就不足为奇了。

枫香染
简介:枫香染的最早记载是在宋太祖乾德五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其制作技艺类似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失蜡法。枫香染、蜡染通过加温使腊流失而使布上显示画。而青铜器制作通过加温使腊流失而产生范,再往范中注入溶铜。有异曲同工之妙。
枫香染 染布

枫香染采用老枫香树脂加入适量牛油,用文火煎熬后过滤而成的枫香油作封蜡,用毛笔蘸溶解的枫香混合油在自织的白布上描绘图案,再用蓝靛浸染,染色完毕后用沸水脱去油脂,再用清水漂洗、晾干、碾平。

由于印染品的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枫香染用毛笔和枫香脂、牛油相结合使用,因没有蜡的裂纹,做出来的图案精致、清晰、漂亮。

枫香染 染布
2008年,枫香染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枫香染的制作技艺经历多年从未中断,皆源于流行地区民风民俗的需要。而相较于其他传统工艺坚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思想,枫香染的手工艺人更愿意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人。

传统油纸伞
简介:油纸伞的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相传,最早的伞由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传统油纸伞
传统的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

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油纸伞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上百道工序,相当耗时。

传统油纸伞
油纸伞,总会让我想到影视剧中白娘子撑伞走过西湖边的场景。油纸伞不同于其他手工艺品的是,它更偏向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工艺美术少有提及到,相关著作学说就更少了。即使再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也需要传承,更需要后继有人。
大漆工艺
简介:大漆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大漆又名国漆、生漆、土漆、木漆。大漆是天然漆。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应用。
大漆 生漆
民间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说明漆工艺对漆的质量要求之高。

漆工艺的步骤多又复杂,从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工著作《髹(xiu)饰录》中可得知,漆器工艺分为质色,纹口,罩明,描饰,填嵌,阳识,堆起,雕镂,戗划,斒斓,复饰,纹间等,这些都是对手工艺人的一大考验。

大漆 生漆 漆器
现代社会对大漆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过多的割漆会影响漆树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在传承古老工艺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生态的保护和与可持续发展。
花丝镶嵌
简介: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即将金、银、铜拉成丝,运用各种技法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等装饰品。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上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工艺流程极其复杂,需要经过设计、下料、制胎、描图、划线、做丝、粘丝、焊丝、镪活、洗活、选石、粘嵌、组合、镀金、镀银等多道工序。

由于是手工制作,质材高级,所以每道工序都要由专人操作,匠师把关,一件产品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

花丝镶嵌
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门追求极致、精妙绝伦的手艺。

但由于材料精贵,工艺复杂,价值之高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曲高和寡,想要得到更好的推广,就要走亲民路线,所以我们在电商平台就能看到不少首饰珠宝添加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简介: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可追溯到距今900年中国北宋时期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省两地。
木拱桥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木拱桥建造设备有:水架柱、天门车,都为木制。只凭椽靠椽、桁嵌桁,衔接严密,结构稳固,桥底拱而桥面平,其建筑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木块 木拱桥
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多为家族内口传心授,本来掌握这门技艺的工匠就很少,还有部分木匠选择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这将导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处于失传的境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列入非遗名录中,但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仍然是一个严峻问题。

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威胁,我们也在感叹着、惋惜着。但是让所有年轻人立马去学习一两项传统工艺以防传统技艺的消失是不现实的。

传统工艺制作大多复杂繁琐,即使成品精美,价值再高,过程的艰苦就已经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沉着心静,忌浮躁,这是年轻人很难做到的。

传统工艺的受众范围小,传统手工艺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换得生活经济来源也是无可厚非。

竹编
不少旅游景点将当地的传统工艺融入到景区中,在增添景区的体验项目的同时也提高传统手工艺人的收入。还有不少中小学课堂,将传统工艺加入到课堂中,让小朋友从小就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实无论是中国传统工艺还是其他的工艺,都需要与时俱进,加以探索,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开发利用,让传统工艺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宣纸
纪录片《寻找手艺》在云南拍摄传统宣纸制作技艺,主角是两位头发发白的婆婆。这次拍摄是她们最后一次造纸,把家中原材料用完就不做了。
家里还屯着几百张的纸没有卖出。听到导演要为她们拍摄,婆婆开心地说:「这次我们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到北京去了」。这时的弹幕刷满来自各地网友的消息「到四川了」「到广东了」「到悉尼了」「到英国了」……
让别人知道,中国远远不止你看到的那些文明!这大概也是传统手工艺人所想要看到的吧!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