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是哪里的特产 冰糖葫芦的由来和历史

知识杂谈
0
摘要:冰糖葫芦又称糖葫芦,一般用山楂串成,现在还有用草莓和其他一些水果制作。冰糖葫芦大多是老北京的特产,后面各个地方都有卖了。其实冰糖葫芦在宋朝年间便有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一、冰糖葫芦是哪里的特产

北京特色,很多的地方都会见到老北京的糖葫芦,也是在古时候就有的,据说是少数民族爱吃的,慢慢的流传出来的。“老北京”糖葫芦随处可见,所以糖葫芦算是北京的一道特产和一种民俗文化。具有关文献记载,在北宋时就有了糖葫芦,所以有可能是少数民族传过来的。

糖葫芦在北方是很常见的,主要是很多人爱吃甜食,在冬季的时候又想吃水果,糖葫芦这一种甜点也是慢慢的流传过来的。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每到隆冬时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见到卖冰糖葫芦的生意人,他们或推车或肩扛,红彤彤的山楂在糖膜的包裹下格外诱人。

二、冰糖葫芦的由来和历史

1、起源

南宋光宗皇帝名赵惇,年号为“绍熙”。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2、兴盛

北京的冰糖葫芦最盛行于民国时期。旧京时不同地区糖葫芦粗细档次和销售方式各不相同,有好几种类型,在食品店、公园的茶点部或影剧戏院里的,那糖葫芦常摆在玻璃罩的白瓷盘里销售,其制作精致,品种众多,有山里红、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各种糖葫芦。

3、老字号

最早制售糖葫芦的,要数“不老泉”、“九龙斋”、“信远斋”“全福德”等出售蜜果的几个老字号店铺。原址在前门大街和东琉璃厂的“九龙斋”和“信远斋”,其最早售卖的一颗颗单个儿红果海棠的糖球儿,极受百姓们的青睐。民国时最有名的,还要数东安市场南门的“隆记”食品店制售的冰糖葫芦。

4、沿街叫卖

旧时还有一种糖葫芦,是挑着担子或挎着木提盒、竹篮走街串巷吆喝卖的:“唉,冰糖葫芦哟,新蘸的。”出售的小贩,挑子一头木盘上支着竹片弯成的半圆形架子,上面有许多小孔插着糖葫芦,另一头是可当场制作用的火炉、铁锅、案板、刀铲及糖、红果、山药等工具原料。因旧京黄土街道上“无风三尺浪”,为防风沙,那挎篮提盒的小贩,常用白色洁布盖着以防尘土。这类的糖葫芦,品种不多,价钱适中,也很受大众欢迎。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