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十大祠堂 宁波最著名的十大祠堂盘点 宁波有哪些宗祠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577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INTRODUCTION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宁波有哪些祠堂?下面本文盘点了宁波十大祠堂,包括宁波市秦氏支祠、潘火桥蔡氏宗祠、朱贵祠、孙家境孙氏祠堂、青云孙氏宗祠、泗门谢氏始祖祠堂、童氏宗祠、贺秘监祠、乐氏宗祠、项氏宗祠等,下面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宁波十大祠堂
  • 04
    孙家境孙氏祠堂
    05
    青云孙氏宗祠
    06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
    07
    童氏宗祠
    08
    贺秘监祠
    09
    余隘祠堂
    10
    乐氏宗祠
    • 项氏宗祠
    • 戚少保祠
    • 赵考古祠
    • 邬氏宗祠
    • 镇宁神祠

宁波十大祠堂排行榜,主要依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祠堂等级划分或荣誉称号,结合祠堂在各大网络平台网站公众知名度,网络关注指数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宁波十大祠堂
04
孙家境孙氏祠堂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孙家境孙氏祠堂位于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祠堂跟23号。民谚“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形象地道出了在孙家境显现的地域文化奇迹。 祠堂坐北朝南三进七开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孙家境祠堂独特的背景恰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是挖掘“姚江文化现象”的重要资料库,是研究“姚江人物群体”的重要基地。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孙家境祠堂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孙家境祠堂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5
青云孙氏宗祠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青云孙氏宗祠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青云村中,在原后堂前(诒燕堂)基础上扩建而成。诒燕堂,建于清晚期,民国庚午年(1930)孙鹤皋筹资在其南面和两侧分别添建门厅和两厢,形成四合院式建筑。占地644平方米,硬山造。正殿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单步。门厅三开间,东西厢房各五开间,均为单檐二层。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6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位于余姚市泗门镇后塘河社区大通路78号。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明代余姚籍状元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是浙东姚北地区古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 2011年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7
童氏宗祠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童氏宗祠位于宁海县前童镇联合村村中部,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6年),由明代大儒方孝儒在“五风楼”基础上主持建造,清代、民国皆有重修或增建,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清代所建。2000年3月14日被公布为宁海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前童大祠堂总平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戏台、天井、正厅,东西两厢分列两边,是一所封闭式的四合院,占地面积约1020.36平方米。前童大祠堂虽多处改建,但正厅保持原来风貌,且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有关专家考证,像童氏宗祠这种建筑风格,始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因这里偏僻,所以今时还保留这种建筑风格。
08
贺秘监祠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贺秘监祠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秀丽幽静的月湖风景区柳汀岛上,东为居士林、关帝庙,南为柳汀衔,西北两面为月湖环抱。贺丞庙是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而建,1981年12月被公布为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1865)修复。该祠建筑布局大气完整,又为名人专祠,对研究宁波地方史、文化史及建筑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实物参考价值。
09
余隘祠堂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余隘祠堂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福明街道余隘社区,为余隘社区(史称冰厂跟余隘)内余氏宗祠,也是目前方内保存至今较为完好的一座宗祠。初步考证始建于清末,据碑刻记载,民国元年余氏族人曾进行修缮。祠堂坐北朝南,正门前有一条小河。祠堂由祠堂大殿、厢房、天井组成。祠堂规模宏大,木雕精细,栩栩如生,分别雕刻着余氏家训3幅,雕花15幅,孝子图15幅。至今,余隘祠堂是全族聚会的主要社交场所, 是宁波市区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完好的宗祠建筑之一。2010年被公布为江东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鄞州区。
10
乐氏宗祠
11 0
浙江省宁波市
乐氏宗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湖塘村桥北中7号,据《改建宗祠碑记》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族人乐常之建,道光九年(1829)族人乐风标重建。1991年重修。宗祠堂名“惇叙堂”,坐北朝南偏西,占地742平方米,四合院式,共有前后二进、左右厢房各一进、东侧余屋五间(已毁),屋顶硬山造。乐氏宗祠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91年4月20日被公布为北仑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网十大品牌推荐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