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十大皇帝 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十位帝王盘点

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才登基的皇帝是谁?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天子,并且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平均年龄并不大,平均寿命大概也就在四十岁上下,但是就是有人年老才登基,放到如今也是早就退休的年纪了。本文盘点了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十位帝王,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登基年龄最大的十位帝王
排名 皇帝 登基年龄 排名 皇帝 登基年龄
1 武则天(武周) 67岁 9 汉高祖:刘邦 54岁
2 慕容德 63岁 10 新朝皇帝王莽 54岁
3 汉昭烈帝:刘备 61岁 11 高帝:萧道成 53岁
4 前蜀高祖:王建 61岁 12 唐高祖:李渊 53岁
5 后唐明宗:李嗣源 60岁 13 后汉高祖:刘知远 53岁
6 慕容垂 58岁 14 金宣宗:完颜珣 51岁
7 武帝:刘裕 58岁 15 简文帝:司马昱 51岁
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369年),在枋头之战中,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任命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居镇护卫,参决政事。慕容宝继位后,任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南蛮校尉,镇守邺城,专统南境。隆安二年(398年),率众自邺城迁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隆安四年(400年),慕容德正式称帝,改元建平。义熙元年(405年),立兄子慕容超为太子,同月去世,时年七十岁,谥号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展开全部】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展开全部】 【 详细>>】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称帝后更名李亶。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知名,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屡立战功,累升至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兼中书令。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镇压邺都兵变,却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他初称监国,不久即位为帝,改元天成。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从荣准备武力夺位,结果事败被杀。李嗣源病中闻变,受惊崩逝,终年六十七岁。庙号明宗,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葬于徽陵。 【展开全部】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原名霸,鲜卑名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夬”,后改为垂。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生母兰淑仪。建元二十年(384年),起兵反秦,称燕王,史称后燕,次年称帝。建兴十...年(395年),遣慕容宝攻北魏,在参合陂之战遭惨败。次年三月,亲自率军攻北魏,大败魏军。四月,因病还师,卒于途中。时年七十一岁,谥号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展开全部】
王建(847年—918年),字 光图,许州 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 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 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王建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 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庙号 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展开全部】
姚苌(329年-393年),即后秦武昭帝。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军事统帅。384到393年在位。姚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建初八年(393年)十月,姚苌病重而回长安。至同年十二月,姚苌召太尉姚旻、仆射尹纬及姚晃、将军姚大目和...尚书狄伯支受遗诏辅政,辅助太子姚兴。及后姚苌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姚兴先秘不发丧,至次年才发布死讯,上谥号为武昭皇帝,庙号太祖。 【展开全部】
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沛丰邑中阳里人,西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在位期间,为稳定汉朝局势做了大量工作,迅速发展了当时衰退的经济,并迅速稳定...了内部叛乱,而且很好的凝聚了中华文化。 【展开全部】 【 详细>>】
刘知远(895—948年),即后汉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长大后,面有特象,为当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病崩于万岁殿,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展开全部】
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宁元年(1213年),权臣胡沙虎毒杀卫绍王完颜永济后拥立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金宣宗对外措施失误频繁,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求和,又与西夏断交,并且不顾左相徒单镒反对将首都由中都迁往汴京,并且发动对南宋的战争...,使得金国腹背受敌、并且内部也频发叛乱,国家危在旦夕。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金宣宗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开封府。 【展开全部】
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东晋第八位皇帝(372年1月6日—9月12日在位),晋元帝司马睿幼子,晋明帝司马绍的异母弟,母为简文宣太后郑阿春。司马昱历经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晋穆帝时,升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共同辅政。何充逝世后,司马昱总统朝政。他引名士殷...浩等辅政,企图对抗威权日重的桓温,殷浩反为桓温所废。废帝即位后,再次徙封琅玡王,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在位仅八个月后,便因忧愤而崩,年五十三。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高平陵。 【展开全部】

声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