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宁夏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省级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器乐、民族歌舞,曲艺、宴席曲等民间音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回族民间器乐、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宁夏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宁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20 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展览馆)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展览馆)
Ⅱ-138 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 平罗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宁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即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的汉、回、藏、东乡、保安、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2007年,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展开全部】 【 详细>>】
回族民间器乐,是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2006年05月20日,回族民间器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