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贵州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布依族八音坐唱、嘎百福、旭早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贵州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兴义市 兴义市文化馆
Ⅴ-140 嘎百福 曲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Ⅴ-141 旭早 曲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声明:以上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贵州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沿江乡镇及南盘江流域部分地区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2006年0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嘎百福,苗族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又称嘎别福或嘎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 嘎百福 真人真事。苗族曲种。流行于贵州省雷山、台江、剑河、丹寨、凯里和榕江一带。嘎百福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唱...生动,富有风趣。说唱者善于运用比喻的艺术表现手法,讲求贴切,想象丰富。内容既有热情的歌颂,也有深刻的讽刺,表现了苗族人民爱憎分明的性格。 【展开全部】 【 详细>>】
《旭早》又叫水族双歌,水语称为“旭早”,其传承以社会性、松散型为特征,是水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演唱于婚丧嫁娶、立房盖屋、节日宴会等场合。流传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双歌内容多是反映开天辟地和先民们艰苦创业的内容,一般是在婚丧、祭祀、节日场合唱的贺歌,大多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双歌是水族独特的一...种歌谣形式,双歌分为两类:一是敬酒、祝贺、叙事的双歌;二是带有寓言性质,有说有唱,兼有简单表演的综合艺术型的双歌,简称为说唱结合双歌。水族祝酒类双歌,歌首有众人同唱的起歌唱和,歌尾有众人重复末句的陪衬和帮腔,这种调动在场人员积极投入参与的方法,既起到烘托场面气氛的作用,又具有鼓励和祝贺的美好意愿。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