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传统美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南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0
导语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湖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滩头木版年画、剪纸、湘绣、苗绣、挑花、竹刻(宝庆竹刻)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隆回县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16 剪纸(踏虎凿花)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泸溪县 泸溪县踏虎凿花传习所
Ⅶ-16 剪纸(梅山剪纸)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Ⅶ-19 湘绣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Ⅶ-22 苗绣(湘西苗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Ⅶ-25 挑花(花瑶挑花)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隆回县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25 挑花(花瑶挑花)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溆浦县 溆浦县文化馆
Ⅶ-25 挑花(苗族挑花)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泸溪县 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46 竹刻(宝庆竹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邵阳市 邵阳市宝庆竹刻研究所
Ⅶ-51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益阳市 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
Ⅶ-56 石雕(菊花石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浏阳市 浏阳市菊花石行业协会
Ⅶ-56 石雕(菊花石雕)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Ⅶ-56 石雕(沅洲石雕)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
Ⅶ-66 彩扎(凤凰纸扎)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凤凰县 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Ⅶ-98 苗画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保靖县 保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声明:以上湖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湘绣,湖南省长沙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绣品还有荷包、怀镜袋、笔插、椅垫、桌围、枕套、帐套、帐檐、手帕、衣边、裙饰、腰带等。 【展开全部】 【 详细>>】
彩扎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也是综合性的手工艺术品。早在中国唐代,彩扎艺术已开始盛行,匠人们用竹备篾子作骨架,通过艺人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可以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到了宋代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彩扎匠人“剪绫为人,裁绵为衣”,已经能扎出...寿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寿桃、寿面,作为献给长者寿诞的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苗画作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极具苗族特色,主要流行在湘西苗族地区。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立的画种,常可以在湘西苗居的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发现各种样式的苗画。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对于现代纺织面料的设计和创新开发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2011年05月23日,苗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全部】 【 详细>>】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成品主要是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竹刻,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2...006年5月20日,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挑花,抽纱工种的一种,亦指刺绣的一种针法,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也称“挑织”、“十字花绣”、“十字挑花”。挑花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一般挑在枕头、桌布、服装等上面,作为装饰。挑花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地区较广,尤为普遍。2006...年,挑花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全部】 【 详细>>】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据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滩头最初的木版年画作坊起源于明末清初,二十世纪初达到全盛时期。进入新时期,虽然滩头木版年画已经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但由于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作坊入不敷出,滩头木版年画或毁坏或流失,有不少技艺已经失传,亟待抢救、保护。2006年0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