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长智齿了 智齿和普通牙齿的区别

摘要: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通常在17-25岁之间长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多数都处于学习阶段,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如何判断自己长智齿了?智齿和普通牙齿有什么区别?下面来了解下。

一、如何判断自己长智齿了

1、自我观察

可以对着镜子查看口腔最里面的牙龈部位。一般来说,智齿位于口腔上下颌骨的最后方,在第二磨牙的后面。如果能看到有新的牙齿萌出,或者牙龈有肿胀、发白等即将萌出牙齿的迹象,可能是有智齿。

2、触摸感知

用手指轻轻触摸口腔后部的牙龈,如果感觉到有硬物,且位置符合智齿生长的区域,有可能是智齿。

3、症状判断

智齿萌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甚至可能引起面部肿胀、发热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考虑智齿萌出的可能。

4、口腔检查

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医生通过口腔视诊、触诊,能更全面地观察智齿的情况,还会建议拍摄口腔X光片,如全景片或根尖片,通过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智齿的数量、位置、生长方向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从而准确判断是否有智齿以及智齿的具体状况。

二、智齿和普通牙齿的区别

智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与普通牙齿相比在位置、萌出时间、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智齿通常在17-25岁萌出,而普通牙齿一般在儿童期完成生长,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位置不同

普通牙齿包括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等,均匀分布于上下颌骨的牙槽骨中。而智齿位于牙列最末端,上下颌各有一颗,属于第三磨牙,紧邻第二磨牙后方,位置隐蔽且靠近下颌神经管。

2、萌出时间差异

乳牙在出生后6个月至2岁半萌出,恒牙在6-12岁完成替换。智齿属于恒牙系统,但萌出时间明显滞后,多在青春期后出现,部分人群可能终身不萌出。

3、形态结构区别

普通牙齿牙冠形态规则,牙根多为单根或双根。智齿常存在形态异常,可能出现牙冠短小、牙根弯曲、多根融合等情况,X线检查可见约60%的智齿存在萌出角度异常。

4、功能性差异

普通牙齿承担切割、撕裂、研磨食物的功能,而智齿因位于牙列末端,在现代人类中已逐渐退化,多数不具备实际咀嚼功能。研究显示仅有35%的智齿能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5、并发症风险

普通牙齿维护得当可终生使用,智齿因位置特殊易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牙列拥挤等问题。临床数据显示约65%的智齿需要干预处理,其中阻生智齿引发炎症的概率是普通牙齿的8-10倍。

三、智齿是每个人都会长的吗

智齿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长的,一部分人群可能会长1-4颗智齿,而一部分人群可能终生都不会长智齿。

智齿又名第三磨牙,其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口腔中最晚生长的一组牙齿,智齿的数目、生长方向也存在差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长智齿,有一部分人群可能终生都不会长智齿。如果没有长智齿也不用担心,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智齿的位置或形态出现异常,可能会引起疼痛,此时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对智齿进行拔除。如果不拔除智齿,反复发作的概率较高。所以,若已明确自身长有智齿,建议及时去医院拔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