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的由来
1、中国起源
风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说起源于周朝,由姜子牙发明,原名八卦风轮,用于镇妖降魔。它融合了道家文化,直径1尺1寸5,周长365分,象征一年的365天。风车还有四季平安符、万事如意轮等别称,在民间代表喜庆和吉祥。中国古代的风车是从船帆发展而来的,具有6至8副像帆船那样的篷,分布在一根垂直轴的四周,风吹时像走马灯似的绕轴转动,被称为“走马灯式的风车”。中国使用风车的历史始于汉朝,在辽宁三道壕东汉晚期的汉墓壁画中,可以见到许多风车的图形。明代以前,劳动人民就会制作将风力的直线运动转变为风轮旋转运动的风车。
2、波斯与古希腊起源
波斯人是陆地上最早利用风力的民族之一。早在公元600年,波斯人就用芦苇垫、编织的棕祸叶制成小翼板,翼板安在一根垂直的风转动轴上,水平方向旋转,为碾磨谷物提供动力。
古希腊也是风车的重要发源地。据记载,公元前650年,古希腊奴隶阿布•罗拉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风车,用砖砌成的高塔状建筑物,前后各开一个通风口,中间有一根巨大的转轴,轴上装有用芦苇编织成的风叶。
风车的发展
1、古代风车
古代的风车多为立式或走马灯式,具有6至8副像帆船那样的篷,分布在一根垂直轴的四周。这种风车因效率较低,逐渐被具有水平转动轴的木质布蓬风车所取代。
2、欧洲风车
在欧洲,风车的形式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2世纪以后,风车在欧洲迅速普及,并出现了水平轴风车。这种风车比立式风车结构复杂,但效率更高,能够应对不同的风向。
3、技术革新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风车的结构和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18世纪末期以来,风车已经能够采用手控和机械式自控机构改变叶片桨距来调节风轮转速。
风车的作用
1、发电
风车是一种重要的发电设备,利用其旋转的叶片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通过调整叶片的角度和速度,可以调节发电量的大小,满足不同场所的电力需求。风能被誉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风力发电在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提供机械动力
风车在以前常被用于提供机械动力,例如将旋转的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到其他机械设备上,如绞车、磨坊、水泵等。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利用风车的动力进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3、空气循环和通风
风车可以通过旋转叶片带动空气的流动,起到空气循环和通风的作用。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通过风车带动的空气流动,降低室内温度,提供凉爽的室内环境。
4、美化景观
风车作为一种装饰物件,常常被用于美化景观,增加乡村、公园、花园等地区的景色。其旋转的叶片和独特的造型,给人们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为人们提供一种与大自然互动的体验。
5、研究和教育
风车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用于研究和教育,帮助人们了解风能利用的原理和发展历程,增强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