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脑虫怎么感染 食脑虫入脑几率大吗

摘要:食脑虫又称阿米巴原虫,生活在水、泥土或腐败有机物中。人们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食脑虫感染的水洗鼻子时,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就迅速繁殖起来,然后沿着脑膜向脑中心部位播散,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那么食脑虫是怎么感染的?食脑虫入脑几率大吗?食脑虫在中国的分布是怎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食脑虫怎么感染

它主要是通过人类在湖泊或河流进行游泳等休闲活动时感染人类,并且有人类使用被福氏耐格里变形虫污染的水注入洗鼻器用来治疗鼻炎导致感染的报告。

那这个食脑虫,是怎么感染的呢?目前的资料可知,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疫水洗鼻时进入鼻腔,沿嗅神经上行入脑并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入脑后开始迅速繁殖并沿着脑膜向脑中心部位播散,其虫体表面的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会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这个病,潜伏期短则2至3天,长则7至15天,感染初期可出现头痛、精神错乱、嗅觉和上呼吸道等症状。随着感染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可出现发热、呕吐、颈椎强直、昏迷,甚至死亡。

食脑虫致死率的原因不仅限于此,其以细菌和其它微生物为食,其体内常寄生众多细菌,因此在入侵大脑时或许还有一大批细菌也进入脑子引起细菌性炎症。

食脑虫入脑几率大吗

食脑虫虽然极难治愈,但感染率并不高。因为它唯一感染人类的机会就是通过鼻腔进入体内。如果是不小心喝入被食脑虫感染的脏水,一般是不会引起人体的疾病的。只要远离大脑,食脑虫就无法兴风作浪。

其实,食脑虫就算进入鼻腔,真正进入大脑形成感染的几率也比较低,这种传播力非常薄弱,完全不必恐慌。但在未经消毒的泳池,自然界的江河湖泊、原始温泉等温度较高的水域中活动时,尽量不要直接用自然水洗脸,有条件的还是戴好鼻夹。

食脑虫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的第一例发生在1978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由上海第一医学院1984年报告。以后,北京友谊医院于1991年和1996年各报告一例,2003年海南琼中县报告一例,2006年河北省石家庄报告一例,所有病例无一例存活。 尽管该疾病在中国十分罕见,但也足以证明在中国许多地方均存在。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原虫主要在水中生存,而且它非常耐热,甚至在温泉水中也能存活。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为嗜热性,其滋养体在37—45℃时生长最佳,0~4℃迅速死亡。包囊抵抗力较强,在51—65℃8个月仍有活力,在-20℃能生存4个月以上,包囊还能耐受高浓度游离氯。

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有200多个感染病例,存活下来的不到10例。 其中,美国一共发病133例,仅有3例存活,致死率高达97.7%。虽说在中国正式报告过的不到10例,但没有一个人存活下来,致死率为100%。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