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是什么乐器 月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知识杂谈
0
摘要:月琴是什么乐器?月琴是汉族弹拨乐器,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清代,琴颈缩短,演变为现代的样式。月琴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和为歌舞、戏曲、说唱音乐伴奏。月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月琴是非常重要的乐器。

一、月琴是什么乐器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闽南的歌仔戏(芗剧)和歌仔(当地称锦歌,民谣的总称)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

二、月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月琴是彝族的乐器,云南少数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备之物,云南的月琴种类非常多,“镇南月琴”是最著名的,历史悠久,音色清脆,镇南就是现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

镇南月琴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一般为四弦或者是两弦,琴身在制作的时候会用到楠木或者是揪木板。琴头大都雕成一个龙头,正面板上雕龙刻凤,部分样式在琴面中间的位置还有小的圆镜子,弹奏的时候须上下点动,圆镜闪闪发光,龙飞凤舞,十分有意境。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于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庆的“跳歌”、“跳坡”等活动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于传情达意的乐器。弹琴者一人或数人边弹边跳,众人则随后围圈踏节而舞。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