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是剑类运动之一,运动员一手持细长的弹性钢剑,头带面罩,身穿规定服装,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比赛。按规定时间和刺(劈)中的剑数决定胜负。一般来说,击剑的剑种可以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刚接触的击剑运动的人可能会容易混淆这三种剑,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三种剑的详细介绍及击剑运动的相关知识。
击剑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项目,运动员一手持细长的弹性钢剑,头带面罩,身穿规定服装,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比赛,以一手持剑互相刺击,被击中身体有效部位的一方,为被击中一剑。它结合了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并要求运动员精神能高度集中和身体的良好协调,从而体现出运动员良好的动作和敏捷的反应。
MAIGOO编辑了解到由于击剑运动中要不断曲膝,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所以年纪大的人须戴上护膝;而且初学者因为缺乏技巧,往往做动作特别用力,而且幅度大,容易运动过量,所以要注意控制。
花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行攻击中才有效,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在此情况下,击中优先权很难区分。
重剑每次击中都有效,若双方在四分之一秒内相互击中,双方各得一次击中数。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是手。所以,重剑比赛需高度重视准确性,攻击对方的好机会常常是当对方开始攻击的时候。
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进攻反攻等等,但亮灯不一定就能得分。相较于花剑来说,佩剑的速度更快,从而也给剑迷观看佩剑比赛带来更大的困扰。
一把整剑是由手柄、护手盘、剑条等零件组成。作为消耗品,折断是正常现象,为保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请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剑条并定期自检器材。
手套可以防止在交锋中受伤,同时在手掌与手柄的接触中起到保护作用。手套后部的长筒必须覆盖持剑前臂的一半,以免对手的剑尖刺入袖口。
护面的作用是保护学员头部,由金属保护网和护颈组成,考虑到舒适度,内部垫有海绵,面罩后部装有固定的安全装置。面罩金属网可以承受12kg,护颈可以承受350牛顿的穿透力。
对运动员提供安全保护的夹克式外套,其拉链必须置于持剑手远端一侧,并有面料覆盖,下摆必须遮盖裤子10厘米以上,面料必须可以承受350牛顿的穿透力。
击剑鞋和普通鞋是不一样的,击剑鞋内摩擦比较大,底面抓地性能强,弧状的后跟底部结构确保运动中进退自如,出弓步的时候鞋不会磨脚,且内里舒适透气。
MaiGoo网编了解到击剑袜必须完全遮盖小腿,直到被裤腿覆盖,比赛时不能下滑。
护板是保护学员前胸部位的,在穿着护板时避免过度拉扯松紧带,防止松紧带松驰使之使去保护前胸的作用。
击剑手线是电缆线,用来传递击中有效或无效信号。电缆线一端与裁判台的指示灯连接,另一端夹在能导电的击剑服上,比赛中,击剑选手一旦刺中对方,裁判台指示灯就会发光示意击中是否有效。
因俱乐部的硬件条件不同、教练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收费标准差异很大,但一般的击剑俱乐部都采取按时段收费和记次收费。按时段收费的标准是300元至500元一个月,一次交3000左右办卡可练半年或一年。按次数收费的标准是每次100元至180元不等,次数多可优惠。
比赛中,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最后有效点击数多的一方为胜。按规则,循环赛在三分钟内五次击中,淘汰赛在九分钟内十五次击中。最先击中对方达有效次数,或时间到后击中对方次数多者为胜。
匈牙利奥运击剑冠军,是唯一一名在同一个项目上6次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也是唯一一名在6届奥运会上每次都获得一枚金牌的运动员,而且参加奥运会时间横跨28年。
意大利奥运击剑冠军,曾四次参加奥运会,最出色的成绩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花剑团体比赛,高迪尼带领的意大利队取得创记录的104胜19负成绩,击败法国队夺取金牌。
2010年参加广州亚运会获得击剑团体冠军。2012年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并于同年参加伦敦奥运会,获得花剑个人赛金牌,打破了中国男子花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美国女子击剑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获得个人佩剑金牌,为美国奥运历史上取得首面击剑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再夺得个人佩剑金牌及团体佩剑铜牌。
前中国女子花剑队运动员,加拿大籍。1984年获得第23届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女子花剑冠军,2008年以50岁的高龄代表加拿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花剑比赛获得3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