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校正方法 全站仪指标差校准流程

摘要: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其精度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控制与效率。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对全站仪进行校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长气泡校准、2C值检查和指标差校正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全站仪校正方法

1、长气泡

首先将气泡平行于两脚螺旋,假设为0度方向,再调平再旋转90度使气泡垂直于第三个脚螺旋再调平然后回到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之前方法重来,再90度方向看是否居中,如不平如前一样要是这两方向都平就旋转至180度方向看气泡是否居中,是则不用校,不是则要校。其方法如下首先看差多少,再确定差的一半距离,再通过调校正螺丝使其改正一半,在调的时候始终把握这样一个观念气泡在那边就那边高,校正螺丝是顺时针升高,逆时针降低,只把握住这点不管校正螺丝在左边还是右边都可照此做。上面做完之后回到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以上方法重来

2、圆气泡

这项是在长气泡完好的基础上做的,首先将长气泡调平,这里是指各方向都已平了然后看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是则通过调气泡下面三颗螺丝将其调平,当然这里面有经验,总之在保证各螺丝既紧又能使其居中,一般哪边高就调哪颗。

32C值校正

首先将仪器整平,在20米外贴一十字丝,先在盘左照准目标再置0,再旋转180度盘右照准目标读数,正常情况是180度正负15秒。如不是就要校正,最好是这样多做几次以确定误差到底有多大,然后通过水平微动改误码差一半,这时十与目标不重合,十字丝在目标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反之松右边紧左边,再回到盘左按之前方法重来,反复几次看误差是否达到允许范围

4、对中器

这项相对以上要难点,书上说首先要将仪器调平,但经验告诉不必这么做,因为我们这是在校对中器,将仪器架好之后,我们假设0度方向,把对中器对准地面一个目标,目标越小越好。最好是自己做个十字点,然后旋转180度,看是否对中,如不是则要校。这是只说全站及电经,光经比较难而且实用性不大。首先打对中器护盖看到四颗螺丝,再看对中器的十字丝或者小圆点在地面目标的哪边,例如在上边就松上面那颗螺丝,紧下面那颗,在这里请注意,也只是改一半,调到差距一半即可,同理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其它方向按此理推,然后旋转至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是照止方法重做。注意,一般几个螺丝都会动才行,但基本方法都是如此,但这只针对于对中器是正镜才这样调,倒镜反之,国产仪器及日本仪器都是这样的。

5I角校正

仪器调平,打开补偿器,这种是针对于有补偿器的全站及电子经纬仪的。这类仪器都是自动校正的,只需我们按步骤做就行盘左照准目标读垂直角,再盘右位置读垂直角。然后盘左加盘右看是否是360正负15秒,如不是则需校正,方法如下:关机然后电源加F1开机电源和F1同时按下,但电源只按将近不到1秒钟就行,F1不放),进入仪器校正模式,按F1垂直角校正,千万不要按F2。再过0盘左照准目标按回车;盘右照准目标按回车,校正完毕。自己再按最先的方法再做几次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二、全站仪指标差校准流程

1、进入仪器校准菜单界面

在基本测量界面下,按【MENU】键,进入菜单功能菜单后,按【6】键或移动到“仪器校准”后按【ENT】键进入到“仪器校准”菜单。

2、选择指标差校准

在仪器校准功能菜单,按【1】键或移动到“指标差校正”后按【ENT】键,选择指标差校准成功。

3、开始校准

选择成功后,会弹出“正镜照准目标”提示框,然后进行下面的操作:

(1)用正镜照准目标后,按【ENT】键;

(2)仪器自动测量竖直角,弹出提示框显示角度,按【ENT】键;

(3)弹出“倒镜照准目标”提示框,用倒镜照准目标后,按【ENT】键;

(4)仪器自动测量竖直角并计算出改正数,并将改正数显示出来。

4、保存校准完成

显示出来后,会询问是否保存,按【ENT】键保存并退出(指标差校正完成),按【ESC】键不保存(指标差保持原来的数值)。

注意:如无特殊要求,校正指标差前需要开启补偿器。

三、全站仪多久进行一次校准

建议用户每3-6个月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可以在检查&校准程序中设置检校仪器的提醒时间。此外,建议在下列情况下执行校准操作:

1、在首次使用前;

2、在每次高精度测量前;

3、在颠簸或长途运输后;

4、在长时间的闲置后;

5、如果当前环境与上次校准时的温差超过20摄氏度。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