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乐器的好处 学习民乐培养自身气质
一、学习乐器的5个好处
1、学习乐器演奏让你变聪明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音乐对于大脑的有益影响。科学家称:经常听音乐的孩子或者演奏乐器的孩子通常在学校里有更好的表现。近来一些研究表明音乐对孩子的阅读年龄、情商有益,并可以开发大脑的某个部分。成年人学习乐器演奏同样可以获益,因为演奏乐器帮助集中注意力并保持积极的思维,可以活跃思维并改善记忆。
2、提高纪律性
学习乐器演奏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所以还是很有挑战的。音乐家通常有一个特质就是好的纪律性。演奏乐器的时候不得不约束自己,全神贯注。同时每天都要在规定时间练习练习再联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塑造好的纪律性。
3、演奏乐器可以缓解压力
今天的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拜托压力的办法。你是否注意到,每当你听到那些柔软而舒缓的音乐声,你会觉得放松一些?乐器的旋律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尤其是当你自己就是演奏者的时候。音乐是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它能让精神放松舒缓下来。
4、成就感
如果你是新手并且刚刚开始学习,常常会让你沮丧。但是当你入门并掌握后,你所得到满足感是无价的。哪怕只是会一首简单的乐曲。相信我,你永远不会忘记你会演奏的第一首乐曲。你距离自己的目标就一步之遥,这是让人自豪的事情。
5. 演奏乐器很好玩
尽管是可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不可否认演奏乐器是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当你取得了进步,你将会有机会向你的家人朋友分享学到的演奏技能,没准你将来还可能成为专业的演奏家。同时乐器演奏为你开启了丰富人生的无限可能。
二、学习民乐的好处
(一)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兴趣
我国的民族音乐,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它一直伴随着劳动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民族音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民族音乐有三百多种说唱音乐,三百多种戏曲以及浩若烟海的民歌,还有几百种民族乐器。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为学生播放《小放牛》、《绣金匾》、《百鸟朝凤》、《空山鸟语》、《二泉映月》、《喜洋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催发情感、激活想象。少年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既能唱越剧又唱京剧,教师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它们。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视听教学,运用有关的图片、录像带、影碟片、幻灯片或音乐故事,辅之生动形象的解说,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与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对于徐州地方色彩浓郁的民族音乐,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纯正的民间音乐的魅力;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在乐器的学习中深入了解民族音乐,开拓音乐视野。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引进学生头脑。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各地民歌民乐的风格特点,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如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可播放有关草原的风光片,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特点,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在那宽广、美丽地大草原上,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他们特有的生活习惯养成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也形成了蒙古歌曲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旋律特点。这首歌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景色,抒发了蒙古人民对家乡的深沉真挚的情感。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音乐走出狭小的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对付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培养民族精神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曾说过“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变成曲子而已。”音乐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唱(奏)音乐作品。这在民歌教学中应广为采用,象现行教材中的听、唱、背,就很值得推广。学生对流行歌曲较感兴趣,可选一些根据民族民间音乐改编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欣赏、分析,了解民族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借此增强学生体验能力,亲身体会民族音乐所塑造的意境,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令学生陶醉,使学生乐在其中。欣赏民族乐曲时,让学生看一些民族乐器。让音乐与体验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和生活的多方面联系、相互作用及影响,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视听结合,最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民族音乐的欣赏应本着以主观体验为主,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音乐的美,领悟民族音乐的妙,体验民族音乐的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才以积极、主动地感受、分析、理解音乐。之后,可选一些短小、优美、易唱的民歌让学生欣赏、演唱,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教授民歌时,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让学生随着乐曲做一做。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体验中。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