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剪纸
0 赞数:0 #剪纸#
梅山剪纸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益阳最独特的手工艺品,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梅山剪纸植根于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之中,与安化梅山地区的传统民俗、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在塑造角色时,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以夸张为美,有种“大巧若拙”的美感,但也不失细腻,如塑造花、云等形象时,手法非常精致,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作为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梅山剪纸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作为家装的装饰品是非常不错的。
详细介绍 PROFILE +

梅山剪纸品种种类

梅山剪纸有剪花和锉花两种类型。其工具包括剪刀、锉刀、香樟木垫,材料有各色花纸、颜料、画笔等。梅山剪纸形式多样,有平面、立体、单色、套色、画彩等多种形式。剪花图案稚拙淳朴、锉花纹样繁复精美。

剪花一次能剪4-6层,包括鸡蛋花、婚庆窗花、盖碗花、寿诞花、门笺纸等装饰剪纸;锉花一次可锉20多层,锉制完成后,还需以套色、上彩等工艺进行加工,主要应用在纸影戏影身,以及相衣、花屋等祭祀用品中。

梅山剪纸荣誉认证

2021524日,梅山剪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梅山剪纸历史起源

“梅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生育、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影子戏)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嘉庆十六年《安化县志》记载:“梅山地区土俗淳古,其俗多慷慨……”在梅山巫教活动中需要用土纸剪成各种桃符、纸钱等,这些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清明时节纸幡、中元节打纸钱烧包,梅山地区传统的“扎冥屋子”,送丧用的花圈,这些祭祀活动剪纸都有较为严格的民俗讲究。门笺纸只在大年三十张贴在门楣上,民间有谚语道:“贴了门签纸,辞了讨账客;扯了门签纸,辞了拜年客”。扯掉门签纸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门笺纸在这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以“鹅”为主要图案的婚庆剪纸是梅山剪纸最重要的特征,婚庆剪纸既表示喜庆,还有许多禁忌,以主人家的房屋房间数进行剪纸活动。出嫁的女儿生了小孩,做外婆的要在鸡蛋上剪蛋花贴在上面,作为首要礼品用箩筐盛装挑着去女儿家道喜,鸡蛋花是梅山地区传统民俗的独特形式。

梅山地区的民间刺绣,木雕等要先用纸剪出花样,再照着剪纸去作业。过去梅山地区盛行影子戏,影子戏的影身是剪纸做成的艺术品。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44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