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中学
0 赞数:0 #中学#
广东肇庆中学坐落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是广东省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试验样本校、“十五”期间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573年的两广端溪书院,1905年改为肇庆府中学堂;1949年11月起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2011年。另在大旺中学设有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
  • 主管部门: 肇庆市教育局
  • 创建时间: 1905年
  • 学校校训: 格物致知,崇善尚美
  • 联系电话: 0758-2799008
  • 英文校名: Guangdong Zhaoqing Middle School
  • 学校地址: 广东省 肇庆市 端州区城中路167号
详细介绍 PROFILE +

学校简介

广东肇庆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是广东省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新课程改革试验样本校、“十五”期间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573年的两广端溪书院,1905年改为肇庆府中学堂,1949年11月起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2011年,在大旺中学另办有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两个校区,老校区为初中部,新校区设有高中部和新疆部,总占地283亩,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全校共有99个班,在校学生5095人,高中部本地学生2636人,初中部学生1836人,有教职工478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有教职工47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教师166人,中级教师239人,硕士研究生127人,肇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名,省市名师培养对象一批。

广东省特级教师:李和、向国庆

广东省教坛新秀:陆资涛、陈淑玲、苏渝萍等

肇庆市学科带头人:邓少锋、胡德林、陈玲、蒋长征等

招生简章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两个校区,初、高中两部总占地面积188622平方米,建筑面积143413.99平方米,绿化面积56795平方米。老校区为初中部,位于两广端溪书院原址,占地36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新校区设有高中部和新疆部,位于仙女湖畔,占地247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全校共有99个班(其中初中36个班,高中60个班,新疆预科班3个),在校学生5095人,其中新疆学生623人,香港生9人,澳门生3人,新西兰国籍学生1人,意大利交流生1人,加拿大交流生1人,高中部本地在校学生2637人,初中部学生1836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7年8月,运动场面积24499.1平方米,400米塑胶运动场1个、塑胶篮球场17个, 网球场1个,乒乓球场2个,校内建筑物共22栋。教学楼6幢,初中部东教学楼、西教学楼和北教学楼,高一教学楼、高二教学楼和高三教学楼;办公综合楼6幢,初中部校友楼、电教楼、科学楼、宿舍饭堂综合楼,高中部行政楼、新疆部教学综合楼;图书楼2幢,初中部图书楼,高中部图书艺术楼;宿舍楼7幢,学生公寓3幢、教师公寓4栋;饭堂2幢第一学生饭堂和第二学生饭堂;体育馆1幢。共配有网络教室8个、音乐教室5个,美术教室4个,舞蹈室2个、网络教室8个,实验室39个,其中物理实验室14个、化学实验室11个、生物实验室8个、历史室2个,地理室2个、生化探究室1个、 通用技术探究室1个;还拥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

截至2006年8月,高中部生均藏书40册以上,电子读物生均20册以上,报刊总数不少于180种,教参工具书不少于300种。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8年高考,肇庆中学包揽全市理科总分前六名,9人进入全市理科总分前十名;包揽全市文科总分前五名,8人进入全市文科总分前十名。600分以上高分有101人; 肇庆中学有超80.3%的学生过高分优先投档线(相当于重点线);肇庆中学学生本科上线率超99.6%(肇中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超过99%)。

2017年高考,肇庆中学一本人数552人,一本率75%,优秀率0.95%,本科上线率为99.66%,全市理科总分前10名该校9人,全市理科总分前20名该校17人;全市文科总分前10名该校9人,全市文科总分前20名该校17人。

2016年高考,肇庆中学上重点线669人,上线率72.32%,比上年增加152人,增长8.42个百分点;上本科线921人, 上线率99.57%。 全市文理科总分前20名中, 肇庆中学分别有14人(文科)、11人 (理科)。

2015年高考,肇庆中学上重点线517人,上线率63.9%,比上年增长近9个百分点;上本科线787人,上线率97.3%。全市文理科各前20名肇庆中学均占13人;全市文理科各前10名肇庆中学均占8名,文理科状元均花落肇庆中学。

2013年高考,全市理科总分前十该校占八名,全市文科总分前十该校占七名,重点上线人数418人,比2012年增加142人,增长51.48%,本科上线人数912人,上线率91.24%。

2017届肇庆中学考生被985高校录取人数为169人;被211高校录取人数为301人。部分学生录取情况(不含新疆学生):北京大学3人,清华大学2人,复旦大学2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浙江大学1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南京大学3人,武汉大学5人,中山大学54人。

学科竞赛

1999年至2002年,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和计算机等竞赛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62人次,二等奖73人次,三等奖48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25人次,二等奖123人次,三等奖228人次。

体育比赛

截至2000年1月,体育健儿共获国际级奖4人次,国家奖16人次,省级奖119人次。

1974年,学校有1人获得世界中学生田径赛(在法国举行)女子400米第四名,1人获得第七届亚运会4×100米接力赛第二名;1984年,1人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初中田径分区赛200米第一名;1985年,1人获得亚洲14城市田径赛三级跳远冠军;

1986年,学校有1人获得广东省省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400米跑第一名,1人获得广东省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跳远第一名,1人获得广东省第七届运动会七项全能第一名,1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00米跑第二名,1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400米跑第三名,1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00米跑第一名1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0米跑第一名,1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0米跑第一名;

1990年,学校有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赛男子100米第一名,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赛女子200米第一名,1人获得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田径赛男子甲组七项全能第一名,2人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田径赛女子乙组4×100米接力跑第一名;

1991年,学校有1人获得世界中学生“学校杯”田径赛(在匈牙利举行)男子100米第一名,1人获得世界中学生“学校杯”田径赛(在匈牙利举行)女子200米第一名,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赛三级跳远第一名,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赛男子100米第一名;

1992年,学校有1人获得太平洋地区学校运动会(在澳大利亚举行)三级跳远第一名,1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赛三级跳远第一名;1997年,1人获得新加坡国际“耐克杯”田径赛800米第一名;1998年,1人获得粤、港、澳、榕埠际中学生田径赛800米第一名,1人获得粤、港、澳、榕埠际中学生田径赛女子100米第一名,4人获得粤、港、澳、榕埠际中学生田径赛4×400米接力第一名。

其他成绩

1979年,学校有1人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人获得“广东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2年,1人获得“全国三好学生”称号;

2011年,学校有1人在2011-2012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4年,学校有1人获得DI创新思维大赛广东省一等奖、中国区二等奖以及广东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硬笔书法二等奖 ;

2016年,第12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暨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中国区选拔赛(第4届钟南山创新公益活动),肇庆中学获得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6项,共21人次获奖。

2017年,学校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节目评选活动,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教师成绩

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三自五修’特色育人实验研究”项目,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截至2018年9月,教师获国家奖项295人次,省级奖项22人次,市级奖项11人次。

许媚老师获“2016年肇庆市文明创建先进个人”,杨刚石老师获肇庆市法治书画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指导老师奖;学校关工委主任陈汉钧老师和全体语文老师连续五年组织全校学生参加教育部关工委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陈汉钧老师被评为肇庆市“身边好人”。

学校荣誉

2016年11月,评为肇庆市职工文体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4月,获得肇庆市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称号。

2017年11月,获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先后获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广东省优秀科技活动先进学校、“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百佳’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 “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第五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CEAIE-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银牌学校”、教育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等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下面的三个打开的书,透露出浓重的人文气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徽下面的书意为船的板,白色的两片帆布就像帆船在海上乘风破浪。鲜艳的绿色表示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校徽设计以生机勃勃的绿色为底色,寓意在浩瀚的书海里扬帆起航。校徽构图和谐稳健,简洁、形象、完整、大气,色彩鲜明、理念到位、寓意深刻,让人精神振奋,体现出肇中师生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校旗

白色代表整洁的校园、圣洁的教育,更代表学生纯洁的心灵,彰显文化底蕴。在设计中,以突出标志为主要任务,红白相称更能夺人目光,红色也象征着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性格,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字体苍劲、古朴,暨呈显百年名校厚重底蕴,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画面主体突出,文字相称,颜色搭配鲜明,布局分割明显易印刷。画面设计需要文字不处于画面正中间,稍往右偏移,是为校旗旗杆安装后呈现出居中的效果。

校训

“格物致知,崇善尚美”

校训语出《大学》,典雅、端庄,朴素、简约,富有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本身而获得知识,探究事物原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崇善尚美”就是推崇善行,传承美好。

社团文化

社团活动

学校组织有国学经典学术讲座、话剧表演、文学社团活动、国旗下的演讲、手抄报和黑板报、艺术设计作品(广告和标语)、讲故事大赛、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社论影评、广播稿件、书法比赛、“九连环数学兴趣小组”、英语歌曲演唱组、英语黑板报小组、英语朗诵组、英语游戏组、英语话剧组、英语游园会(如万圣节游园会、化装舞会)、观看赏析原声电影、英语学习交流会、“模拟法庭”、历史精英学社、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参观历史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第二课堂活动“图图是道”、电影中的地理、地理模型的制作、“食品安全”和“预防艾滋病”讲座等活动。

著名校友

姓名 备注

黎雄才 岭南画派大师 

焦培南 电波传播专家 

蔡瑶忠 水利专家 

黄玉昆 地震专家 

徐少华 广东省副省长 

梁月玲 亚运会银牌获得者 

历史沿革

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广东按察司佥事李材创立两广端溪书院,是肇庆中学前身。

1708年,清朝康熙四十七年,改建为天章书院。

1757年,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复名为端溪书院。

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在端溪书院原址创办肇庆府中学堂,此为现代肇中的正式开端。

1912年,民国元年,改名为省立肇庆中学。

1925年,民国14年,改名为省立第七中学。

1935年,民国24年,复名为省立肇庆中学。抗日战争期间,校址曾几度迁移。

1939年,民国28年,迁往德庆县金林乡。

1944年,民国33年,迁往广宁县木格罗家祠。

1945年9月,迁回原址。

1949年11月,学校正式定名为广东肇庆中学。

1971年2月,易名为肇庆市第三中学,简称市三中。

1978年4月,复名为广东肇庆中学。

2001年9月,实行初高中分开办学,实现一校两部,把高中部迁移到仙女湖畔的新校区,实施全寄宿教学。

2002年,学校被定为“十五”期间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和共青团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单位。

2004年,学校被定为广东省新课程改革试验样本校。

2006年,规划动工建设新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新校区。

2007年9月学校招收新疆内高班;10月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成为广东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秋,高中部开始接收国际交流生。

2011年,高新区教育局与广东肇庆中学联合打造的广东肇庆中学大旺实验学校。

2016年,广东肇庆中学在肇庆鼎湖中学开办“肇实班”。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28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