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寺
阿坝马尔康大藏寺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大藏寺位于马尔康县城正北,距成都市约500公里,位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深山中。大藏寺的全名是甘丹大藏恒周林,即"兜率信满任运成就洲"之意。"大藏"是藏文中"圆满的信心"的意思。由嘉绒高僧阿旺札巴大师在嘉绒地区所建的最后一座寺庙,建成于公元1414年。在汉语文史上,大藏寺亦被译作"答仓寺"、"大泽寺"等,这是因为藏文以汉文音译所出之异。在某段时期,安多地区的藏民亦称大藏寺为"茶谷寺"。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坝马尔康大藏寺基本信息
  • 开放时间: 全天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马尔康县大藏乡春口村

地理位置

大藏寺所在地,山形如一头巨象,寺院建在象的颈部。此外,附近山势如同环绕中央,自然形成一座十三尊大威德金刚坛城之排列。在寺院中心可远眺东、南、西、北各有一峰,是坛城的四方护法。

建筑特点

大藏寺历代以来发展至过百间建筑物,如同一座小城。寺僧在寺院全盛时代超过八百人之多,但在文献上一般记载为五百之数,乃取自佛教史上五百罗汉之意。

入寺门,过约20米宽的广场就到了大经堂:镀金屋顶,正面悬挂黑底白纹的八宝图。经堂内饰繁丽,墙壁上层是精致的唐卡。殿堂中间用供曼扎(最高规格的供佛器物)供奉佛像和活佛画像,左侧耳殿四墙供千尊佛像,右侧耳殿供千尊度母像。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大藏寺有弥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师殿、大雄宝殿及护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楼及堪康楼各一座作两位法台历代住锡之处。大殿之楼顶为鎏金铜瓦,乃汉地皇帝所赐。寺院后山上有闭关院一座,供寺僧禅修闭关之用。在寺院前方,有一座三十米高的佛塔,内有无数珍贵圣物。

典藏文物

在历史上,由于其悠久寺史及其规模,大藏寺被尊称为"札仓第二",地位仅次於格律派祖庭甘丹寺。堪称格律派在川北一带之总寺,于宗喀巴大师诸传记、《安多政教史》及明、清二代史料中常有提及。在拉萨布达拉宫中,有一幅"西藏重要寺院"壁画,其中亦包括这座大寺。

大藏寺各殿均有圣物及珍贵经书无数,弥勒殿供有几十米高的未来佛圣像。即使是普通的僧舍,每间楼中俱有《大藏经》(在藏传佛教中分为"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整套,每间房的墙壁及天花绘满了壁画,记载佛陀及历代祖师之生平史传。

在明、清两代,寺院倍受历代帝皇及朝廷尊崇,长期得到历代帝皇的供养,其中包括法物、印章、黄金、宝物、布料及僧人日用所需。大藏寺保存着乾隆皇帝所赠象牙印章一枚、乾隆所供织锦布料少许、御赐天衣及五佛冠(当年有五十套之多,价值连城)散件、历代圣旨及诏书多函及明代大将军所供铜锣一个。这个铜锣是大藏寺之宝物,其锣声异常宏亮及美妙,远近知名。除来自明、清两代历代帝皇及西藏中部的无数珍贵供品及尊重外,大藏寺在历史上亦得当地十八土司的支持及供养,成为川北一带的佛法权威与中枢。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54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