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黄河特大洪水
0 赞数:0 #灾害灾难#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1933年黄河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黄河下游地区受灾极为严重。据统计,此次洪灾造成大堤漫溢31处,决口73处,受灾县份30个,受灾面积659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73万,伤亡12700人,财产损失高达2.07亿元(银圆)。关于这次水灾的成因,据相关资料记载,黄河致灾是由于当年七八月间黄河上游流域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宁夏、绥远、陕西等省均以灾闻。而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如渭河、泾河和洛河也同时发生洪水,水位暴涨。这些黄河干支流洪水叠加之后,不过十日便迅速导致黄河下游洪水泛滥。其水位之高、流量之巨为历来测量记录所未有。
详细介绍 PROFILE +

1933年洪水。1933年8月,黄河中游干支流发生洪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造成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决口50余处,淹没河南、山东、河北和江苏四省30个县,死亡1.27万人。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522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