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此马非凡马
0 赞数:0 #古诗词#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马诗·此马非凡马》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为《马诗二十三首》的第四篇。这首诗运用了《瑞应图》中“马为房星之精”的典故,以此马能上应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房星,气骨自然不凡接着想象此马瘦骨嶙峋,又进而想象去敲击它时居然能发出像敲击铜器那样的铿锵之声。初读感到简直是匪夷所思,细品却又感到极其生动、极其符合情理,从而使读者不得不佩服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及构思之新颖奇特。在此诗中,诗人炼字炼句,写马也即写自己,深沉委婉地表达了心中怀才不遇的郁闷。
  • 中文名: 马诗·此马非凡马
  • 类型: 五言绝句
  • 作者: 李贺
  • 创作时间: 唐代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马诗·此马非凡马》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四篇。诗的前两句重点突出马的非凡,后两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此诗表面写马,实则通过对马的吟咏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内容介绍

作品原文

马诗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⑴。

向前敲瘦骨⑵,犹自带铜声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故言“房星是本星”。

⑵瘦骨:清瘦的骨头。

⑶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天马,即铜马。”

白话译文

这匹马并不是平凡普通的马,天上的房星是它对应的本星。

你向前去敲敲它的嶙峋瘦骨,那骨头似乎还带着铮铮铜声。

背景介绍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他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也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因作此诗,以瘦马自况,鸣其胸中之不平。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鉴赏评价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开头一句、诗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此马非凡马”。“‘此马”即是下义透露的“瘦骨”的马。“瘦骨”嶙峋与膘肥肉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态。仿佛有另一些人都看好后者,而对“瘦骨”的马评头论足,连发非议,而诗人独具眼光,力排众议,明明自自地肯定“此马非凡马”。“非”字,态度明朗,语气坚定,完全不是心平气和的陈述,而是一种剑拔弩张的论战架势。诗人在第二十三首《马诗》中,讥讽汉武帝的御马时称:“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那“肉马”自然都膘肥肉厚、体阔臀圆了。虽无“瘦”状,却属“凡马”之数。但总的来看,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名家评价

清·方世举《昌谷集注》:下应天驷,则骨气自尔不凡。瘦骨寒峭,敲之犹带铜声。总以自形其刚坚耳。

清·姚文燮《李长吉诗集批注》:自喻王孙本天潢也。下二句言《相马经》但言隅目高匡等相,犹是皮毛。支遁之畜马,以为爱其神骇,亦属外观。毕竟当得其内美,骨作铜声,即“牝马之贞”之理(首句下)。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5059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马诗·此马非凡马】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