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号染色体
0 赞数:0 #历史事件#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中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正式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完整基因序列的测定,解读结果刊登在1999年12月2日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详细介绍 PROFILE +

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完整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完整基因序列的测定,解读结果刊登在1999年12月2日的《自然》杂志上。

简介

22号染色体的解读工作是由英国桑格中心伊安·坦哈姆博士的研究小组、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清水信义的研究小组、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与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共同完成的。

号码来历

染色体的号码是依染色体的长度,由长到短而定的。但在50年前定染色体号码时,因当时染色技术的关系,21号染色体看起来比22号染色体要长,实际上21号染色体比22号染色体更短。也就是说,22号染色体是次短的,它由大约5000万个碱基对组成。染色体包括长臂、短臂及它们之间的着丝点3部分构成,22号染色体的长臂约有3400万个碱基对,短臂约1500万个碱基对。分析结果共发现545个基因,134个假基因(假基因指那些目前未发现其有什么功能的基因),并初步断定了22号染色体上与遗传病有关的一些基因。

多态性

科学家介绍说,每个人之间基因组并不完全相同,也叫基因组的多态性,这个多态性就表现在DNA序列上。统计表明:任意两人之间的DNA核苷酸差异约占基因组的万分之一。就是这基因组的万份之一的差异,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如有的人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却对疾病的免疫力特别高,有些药物,有人用了就灵验,有人就不灵验。只有从不同个体DNA序列的差异上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才能真正了解与疾病特别是多基因疾病有关的遗传机制,同时深入准确地了解人类起源、进化和迁徙过程中的DNA序列变化。

相关疾病

下列疾病和2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

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乳癌

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

22q13缺失综合征(22q13 deletion syndrome)

李-佛美尼综合征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

鲁宾斯坦-泰比综合征(Rubinstein-Taybi syndrome)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

高铁血红蛋白症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65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