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九里校区和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100亩。截至2022年11月,现有学历教育在校生1.3万人。
学校设有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
学校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5个市级实训平台(徐州市校企共建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学校现开设39个招生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橡胶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三分天下有其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应用)、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物联网技术,皆是江北和徐州地区唯一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唯一被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
1964年7月,徐州轻化工职业学校创建,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徐州市轻工局,校址设在徐州市四道街。
1965年初,转为“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领导;同年7月5日,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分开,在原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化工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校址设在化工局九里山仓库(现黄河校区北部,大门面朝铜沛路)。
“文革动乱”期间,徐州市革委会化学工业局临时工作小组于1970年11月7日撤销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学校停办。
1979年5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在原址上恢复徐州化工技术学校,定名为“徐州化工学校”,隶属徐州化工局,科级建制;学校位于徐州西北,北依九里山、南邻故黄河,坐落在沈场西。
1980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徐州化校领导体制改为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设化学工程、化工分析、橡胶制品工艺、化工机械四个专业,招初中生,学制四年。
1985年6月,学校隶属江苏省石油化工厅,县团级建制;同年12月,成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总支委员会。
1990年1月,建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徐州市化学医药公司党委。
1998年5月,学校获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月,江苏省石化厅撤销,徐州化工学校划转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同年10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教育工委;
2001年,学校在九里区征地150亩,2005年11月扩征700.86亩。
2002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徐州化工学校基础上建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徐州化校建制;11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委组织部。
2006年9月,完成了黄河校区行政处室搬迁工作。
2007年8月,行政办公楼建成,机关各处室入住办公楼,学院东大门启用;管理系、环境系迁至7号楼。
2014年6月,学院通过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2017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9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学院被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1年9月30日,学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0月,学院入选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 立项建设单位;11月,全国化工安全职业教育集团在该院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