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区章华寺 章华寺
荆州章华寺
0
赞数:0
荆州章华寺,位于湖北省沙市太师渊,为荆楚名刹。据寺内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即1325年左右。清代章华寺重修。鼎盛时期占地约14.7万平方米,殿宇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财神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弥陀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净月堂、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体建筑,规模巨大,雄伟壮观。整座寺庙为宫廷式建筑格局,布局合理,金碧辉煌。
荆州章华寺基本信息
目录

荆州章华寺怎么样

章华寺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鼎盛时期占地约14.7万平方米,殿宇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财神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弥陀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净月堂、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体建筑,规模巨大,雄伟壮观。

荆州章华寺景区介绍

进入寺门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两边是钟楼和鼓楼,供奉的分别是关公和财神。

天王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这四个字同样也是出自赵先生之手。只是比较特别的是在“大雄宝殿”四字牌匾上还有“御赐”二字,昭显着章华寺曾经蒙受的恩宠。

章华寺有三古,第一是楚梅,第二就是这唐代的银杏树了。第三是沉香古井,可惜居然没有看到。这棵银杏树跟平时看到的大不一样,比路边的那些都要粗壮沧桑的多。不看它前面的碑文我还以为是棵杏花树。这棵唐杏也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了,满树都飘扬着写有祈福话语的红布条,承载着人们满腔的期盼。

从唐杏前望过去可以看到观音甘露宝塔,也是章华寺镇寺之塔以供奉观音菩萨甘露主尊塑像而得名,塔高66.88米,共七层谓之七级浮图。塔外和塔内的观音壁画都是按照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不同风格绘制刻画的。

塔身石栏玉柱为飞龙。白象。麒麟。雄师。彩云。白鹿等500余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精美石雕群,56个飞龙挑角,飞龙口中垂含56个纯铜风铃,微风徐来,铃声悦耳。

宝塔第7层供奉巨型缅甸玉四面观音洒甘露,恰与塔身八角相呼应,谓之四面八方,寓意着伟大祖国四面八方永久和平。

历史沿革

离宫时期

相传章华寺是在章华台的遗址上修建的,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曼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章华宫又有“细腰宫”之称。

后章华宫毁于兵乱,在章华台遗址上,元代修建章华寺,清代又重修。

章台寺时期

随着七国争雄,楚政崩溃,章华台也荒废了。苏轼描写那荒芜的情景是:“池空野迥楼阁小,唯有深竹藏狐狸。”

到了十四世纪,初的元朝泰定年间,在古章华台遗址上建了一座庙宇,初名章台寺,后改名章华寺。

这章华寺规模宏大,庙貌雄伟,气象肃穆,环境清幽。

与汉阳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为湖北三大丛林。寺的主体建筑有大雄室殿、天主殿、韦驮殿、财首宝殿、关公宝殿、藏经楼等。

每一重都是画栋雕梁、盘龙据虎、翠彩轩翔、金碧掩映。

元朝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红巾军首领陈友谅(自称汉王)兵败,其子陈理残部被朱元璋追杀退至江陵,章台寺在战乱中遭受了第一次破坏。

明朝

明朝初年(约公元1368年)章台寺为避元文宗帝亲临过寺院之嫌,遂更名章华寺。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朱元璋之子楚王朱桢驻守荆楚,见章华寺破败不堪,因与其父皇追杀陈友谅有关,遂拨银两,动员民众复兴章华。

明建文四年(公元 1402年),靖难之变,燕王朱棣登基后,据说建文帝着僧装出走云南,途经江陵,在章华寺挂单三天。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之后,因皇室兴道抑佛,章华寺时有兴废。

清朝

明末清初(约公元1644年),章华寺又屡遭战争搔扰。大的破坏则在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平定“三藩之乱”。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冬,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发动叛乱。

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治国率兵北上,经贵州直捣湖南,势如破竹,很快占领湖南全境,沿江布防与清廷对峙。

荆州一带成为双方拉锯战的主战场,章华寺首当其冲,历时八年,导致寺毁僧散。

清雍正、乾隆时期,章华寺几次欲复兴,但因各方面条件欠佳未能有大的起色。

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寺院分别在守性法师、觉空法师、松青禅师等住持下又有几次振兴,至清光绪初年,章华寺已发展成为荆沙地区第一模范丛林。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净月大师(公元1865-1941年)接任章华寺方丈,寺院又有较大发展。

因净月大师禅净双修,福慧全具,声威大振,引起清廷的重视。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净月大师奉旨入京,在紫禁城为皇公贵族讲经说法,深得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的欢喜,清廷颁圣旨,赐《龙藏》一部,銮驾半副,龙椅三把,另有黄缎五龙袈裟,旗伞、如意等宫中珍品,钦封净月大师为四品大僧正,敕建藏经楼,重建大雄宝殿等主要殿堂及佛像,寺院建筑占地达八十五亩,其僧团组织为荆楚之冠,鼎盛达三百余人。

按临济宗之传统,方丈之下设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另有执事一百零八员,还办有《佛海灯》月刊。

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强行驻扎章华寺,毁坏寺院设施,被寺僧阻止后,欲火焚,经退院方丈本一法师多方交涉才幸免大灾。

“章华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檏初先生的题字。由此可一窥章华寺在中国佛教领域中所占位置了!其实在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章华寺高僧净月被清廷封为四品大僧正和钦命方丈。管辖荆州、宜昌、恩施、郧阳等地所有寺庙。

荣誉及其他

1964年,章华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21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