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万寿佛寺
0 赞数:0 #佛寺#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伊川万寿佛寺,又名伊川万寿寺,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瑶底村西,占地面积十余亩,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这座寺庙始建于隋唐时期,毁于金,几经兴废,历尽沧桑,现存高0.5米、长15米的青石墙基。1993年,万寿寺由白马寺印成法师发起重建,仿古建筑,砖木结构。寺院建筑由前至后依次是山门、客堂、僧察、大雄宝殿、三圣殿、功德堂、斋堂、客房、伽蓝殿以及放生池、塔林等。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在洛阳,有一座寺院,因为皇帝而改名,这就是万寿寺。

万寿寺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窑底村西,是古代洛南著名的寺院之一。据说,万寿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五年,原名为万佛寺,因供奉万尊佛像。后来,为了给皇帝祝寿而改为万寿寺,也称灵鹫山万寿寺。盛唐时期曾规模宏伟壮观,占地300余亩,殿堂百余间,僧众500余人,苍松翠柏,香火缭绕,金池泉水甘冽绵纯,文人香客络绎不绝。可惜金元时期战火频仍,寺院成为废墟。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对寺院进行重修。

而今的万寿寺,是一坐庄重、典雅、清新的佛教寺院。仿古的山门,黄墙绿琉璃瓦,门有三扇,中门上碑额题有“万寿佛寺”四个大字,东侧门上碑额有“净土”,西侧门碑额则是“法门”二字。

景点景观

万寿寺为三进院落,三个院落逐层提升,错落有致。

天王殿

进入山门是第一院落,院落的天王殿雅致壮观。穿过天王殿,上数十级台阶,进入第二院落。台阶两侧翠竹惹人喜爱,院落南有金池泉,泉水清澈。泉边有观音塑像。穿过横跨金池泉的汉白玉桥,就是雄伟的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观音殿、文殊殿、地藏殿、伽蓝殿。第三院落里有最值得观赏的药师佛塔,塔前有一香炉,刻着“万寿寺”三个金色大字。塔高七层,巍巍耸立,黄色塔体,绿色琉璃瓦。塔顶安装着风铃,在微风中铃铃作响,清脆悦耳。塔体数面各有窑洞式样阁子,放置着造型各异的精致的佛像。

历史沿革

万寿寺最早在隋朝时修建,自创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中间虽几经兴废,却历来都是佛教信众学习、修行、实践佛法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以后,群众的信仰自由有了充分的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佛法的弘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正法道场的万寿寺,随着近几年的扩大、修缮以及引入现代理念的管理,使得万寿寺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35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