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金峨寺 金峨寺 金峨禅寺
宁波金峨禅寺
0
赞数: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金峨寺创建于唐朝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开山祖师为中国佛教禅宗第九代传人、创立中国佛教一致遵守的禅门规式《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金峨寺历经千年,寺曾与天童寺、延庆寺、阿育王寺等齐名,被封为宁波十大禅寺之一。现金峨寺占地面积80余亩,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钟楼、鼓楼等仿唐建筑组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宁波金峨禅寺基本信息

宁波金峨禅寺怎么样

金峨禅寺位于宁波南郊金峨山之麓,距宁波城35公里,即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山岙内,创建于唐朝大历元年(766),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千峰列笏,万壑朝宗”的金峨山是鄞南名山,海拔高程633米,是天台山的余脉。其山形两翼分张,昂首天表,酷似振翅欲飞的天鹅,故在宋之前名金鹅山。金峨禅寺开山祖师百丈怀海(720——814),福建长乐人,俗姓王,师事东土禅祖第八代马祖道一。唐大历元年,百丈怀海云游四明,见金峨山清水秀,遂披荆斩棘,筚路褴褛,结茅建庐,于团瓢峰下创建罗汉院。

据《金峨寺志》记载,百丈怀海在金峨山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上山寻访,由于无缘相遇,遂留下“主人岂是寻常人,我来相谒不得见”的诗偈。故金峨寺旧有“留偈堂”,今尚存“迎仙桥”、“引仙桥”等有关吕洞宾的古迹。

金峨禅寺位于宁波南郊金峨山之麓,距宁波城35公里,即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山岙内,创建于唐朝大历元年(766),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千峰列笏,万壑朝宗”的金峨山是鄞南名山,海拔高度633米,是天台山的余脉。其山形两翼分张,昂首天表,酷似振翅欲飞的天鹅,故在宋之前名金鹅山。金峨禅寺开山祖师百丈怀海(720—814),福建长乐人,俗姓王,师事东土禅祖第八代马祖道一。唐大历元年,百丈怀海云游四明,见金峨山清水秀,遂披荆斩棘,结茅建庐,于团瓢峰下创建罗汉院。并与附近的大梅山法常禅师过从往还,同为中国禅寺第九代之正脉。

历史沿革

唐元和元年(806),怀海祖师的法孙罗汉彻禅师入主罗汉院,其再扩寺院,庄严梵宇。宝历二年(826),罗汉琛禅师在金峨山麓开荒植木,并大力弘扬临济,振兴禅风,使禅规肃然,世以“小百丈”称之。

北宋治平元年(1064),时值静旻禅师主持,金鹅山更字作金峨山。

南宋晚期,著名的临济高僧虚堂智愚禅师出世金峨。

明洪武十五年(1382),皇帝诏册天下名寺古刹,金峨亦列名其中,并把“金峨山真相禅院”更名为“金峨禅寺”。

入清以后,金峨山再度中兴,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可谓气势雄伟,建筑别致,雕塑精湛。

民国时期,曾有德国人克利夫人(即上海克利饭店董事长夫人)、美国人白克妮小姐(即宁波华美医院创始人)等相继来金峨禅寺修性善身度假闲居,有的居住竟长达30年之久,在此结下了深厚的佛缘。

自唐朝至民国,一千多年来,金峨禅寺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历代的文人政要都曾在此山稽首礼佛,和南三宝,这座浙东名刹声名已远播于宇内海外。

金峨禅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香火绵延至今已有千百余年。寺庙四周溪水潺潺、古树参天,实不失为一处难得的佛门净地,但皆因历史的缘故,导致寺中原有的建筑毁殁殆尽。尔今,为重现古刹往昔的风貌,经各位长老及有关专家反复的论证,该寺的建筑风格确定以唐代为准,又能与该寺恬静致远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自然嵌合。

该寺现有用地面积50多亩,修建预算总需约5000万人民币,为顺利圆满建成雄大、庄严的宝刹,恳祈十方檀越,四海贤哲慷慨相助,为重兴金峨,复辉古刹,共襄其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46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