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牡丹江大学占地3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图书馆藏书56.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位于全省前列。学校拥有4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实训、培训基地3个;拥有校外实训基地100余个,优质共享教学资源丰富。
学校设有10个学院,39个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选学空间。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紧紧围绕产业群建设专业群,坚持“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教育理念,创新并实践“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市场短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校与新加坡(上海)嘉佩乐超五星级酒店、上海大众、特华得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正与抖音、携程就合作办学开展洽谈,牡丹江大学的培养模式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为了让每位有求学意愿的学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学校积极实行奖、助、贷措施,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等,每学期按学生学习成绩、量化考核成绩评发一次,奖助资金总额每年投入达400多万,学生享受面达40%左右,每年最高资助可达8000元。对特困生按《特困生资助办法》分类予以资助;学校积极协助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对成绩优异的困难学生还实施学费补贴、减免政策。
1982年11月,牡丹江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决定建立牡丹江大学。
1983年7月,黑龙江省高教局批复同意成立牡丹江大学。始建之初的牡丹江大学一无校舍,二无资金,三无师资,四无设备,学校第一届领导班子在流动办公的情形下,采取委托办学方式,建立一个多月就录取了纺织染整、塑料成型、有机合成化工三个专业121名普大学生,同时积极和化工局、塑料公司、二轻局联系,签订用人合同,落实了首届全部学生的就业问题。
1984年8月,牡丹江大学与市行政干校合并。
1985年8月,学校新教学楼峻工,有了自己的校舍,告别了委托办学、借地办学、联合办学的历史。
1986年6月,牡丹江市政府决定将市直机关职工大学并入牡丹江大学。
1991年5月,牡丹江市广播电视大学并入牡丹江大学。
2010年6月10日,海林校区动工建设,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
2011年10月,海林校区竣工并正式启用。
2012年11月15日,牡丹江大学申请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被黑龙江省省政府批准列入国家“十二五”计划。
2019年8月5日,牡丹江大学医护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牡丹江市卫生学校举行,该学院的成立结束了牡丹江无医护高等专科的历史。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