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
人气值:0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哈尔滨医科大学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学校是部委省共建大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26年
  • 院校隶属:黑龙江省
  • 院校分类:医药类
  • 学校校训:木直中绳、博学载医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226
  • 学历层次:本科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哈尔滨市、大庆市
分校与校区
  •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号
  •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本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学校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简称“哈医大,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由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办的滨江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

学校有校本部和大庆校区,其中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大庆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号;下设十几个二级院部、多个事业单位和附属医院(涵直属)。

学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招生专业几十个。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群)数十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进入前1‰学科。

学校获各类科研项目上千项,主持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千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各种奖励上百项,其中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

历史沿革

学校溯源

1926年9月,伍连德博士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

1927年,更名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

1938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国工农军卫生学校创建。

1932年2月,学校更名为江西雩都红军军医学校。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随中央军委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卫生学校,随总卫生部开赴抗日前线。

1940年9月,1940年,学校迁至延安后得到迅速发展,经毛泽东同志提议,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45年11月18日,根据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中国医科大学从延安出发,挺进东北。

1946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到达黑龙江兴山(现鹤岗市),合并了东北军医大学(前身为哈尔滨陆军军医学校)。

194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合并东北大学医学院和原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部分。

1947年10月,组建龙井以内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分校。

1948年3月,组建哈尔滨以五官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

合并组建

1949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一、二分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医科大学。

1954年,学校归卫生部领导。

1956年6月,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医学院。

1955年7月,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院系调整的决定,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并入哈尔滨医学院,哈尔滨医学院儿科学系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1958年4月,卫生部将哈尔滨医学院移交黑龙江省领导。11月,学校恢复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名。

1962年,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系重新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

1978年4月,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划归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点医学院校。

2000年5月2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于1958年6月)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但保留了鸡西医专的建制。

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政府“211工程” “九五”期间建设项目检查验收,“211工程”“十五”期间建设项目得到批准,二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2002年5月13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撤销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实质性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并获得优异成绩。

2004年,学校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建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接收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组建附属第四医院并挂牌成立;学校接收哈尔滨铁路肿瘤医院并入附属第三医院。

2005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优秀成绩。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3年5月22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正式公布“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名单,哈尔滨医科大学入选。 [14]同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学校作为牵头方成立中俄医科大学联盟。

2015年10月24日,哈尔滨医科大学正式被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共建大学。11月2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批“部委省”共建大学建设启动会举行。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2022年12月,黑龙江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名单发布,哈尔滨医科大学被列为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培育学科建设高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片大全校门 1/4
  •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片大全办公楼 2/4
  •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片大全公卫学院大楼 3/4
  • 哈尔滨医科大学图片大全风景图 4/4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88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