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创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我国第一所矿业类院校——东北工人学校。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煤矿工程师的摇篮”。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多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数十个,其中包括多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石墨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
前身溯源
1947年5月,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建立。
1948年4月,更名为鸡西矿区职工学校。
1952年8月,更名为鸡西矿山工业技术学校。同年11月,更名为鸡西煤矿工业学校。
1948年12月,鹤岗矿务局技术学校和鹤岗矿务局职工学校成立。
1949年2月,鹤岗矿务局技术学校与鹤岗矿务局职工学校合并成立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同年9月,更名为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1951年5月,更名为鹤岗矿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2年11月,更名为鹤岗煤矿工业学校。
1957年7月,哈尔滨管理局干部学校成立。
1958年,双鸭山煤矿学校成立。
1958年,鹤岗煤矿学校成立。
1964年4月,鸡西煤矿技术工人学校成立。
1972年,黑龙江煤矿机械研究所成立。
1983年,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成立。
合并发展
1954年1月,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与鹤岗煤矿工业学校合并,组建为鸡西煤矿学校。
1958年9月,在鸡西煤矿学校的基础上扩建为鸡西矿业学院,鸡西煤矿学校附属鸡西矿业学院。
1962年2月,双鸭山煤矿学校并入鸡西煤矿学校;同年4月,鹤岗煤矿学校并入鸡西煤矿学校。
1963年2月,哈尔滨管理局干部学校并入鸡西矿业学院。
1964年8月,鸡西矿业学院并入阜新煤矿学院,保留鸡西煤矿学校。 同年12月,鸡西煤矿技术工人学校并入鸡西煤矿学校。
1978年12月,鸡西煤矿学校更名为鸡西矿业学院。
1981年11月,鸡西矿业学院更名为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
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
2000年1月,黑龙江矿业学院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5月,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学校和黑龙江煤矿机械研究所并入黑龙江科技学院。
2003年,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
2013年4月,黑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4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改为应急管理部)共建大学。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特色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