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5月,长春大学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有20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学校重视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连续六届获一等奖,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7个。“团风创新创业团队”被团中央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先后2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导教、以赛育人、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结合传统和新兴优势学科专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自2017年至今,FCC车队连续四次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系列赛事中取得佳绩,总成绩逐年攀升,获得最具影响力车队称号。
198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长春大学创建了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学院,开创了我国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构建起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2018年特殊教育学院获得硕士研究生单考单招资格,面向残障学生开始进行中医学、美术、艺术设计、音乐四个专业招生,是目前国内针对残疾大学生招收研究生专业最多、规模最大的院校。30多年来,学校特殊教育工作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殊荣和奖项,被中残联、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2002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出席学院15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层次最高,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居于龙头地位。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1951年6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更名为“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1954年秋,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调整后,校名改为“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1960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校名定为“吉林矿冶学院”,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机电专科学校、吉林科技大学、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8月,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2008年,成为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验收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6月,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