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龙潭、双吉和丰满等校区,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设立有教学院(部)和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碳纤维材料研究院;专业设置涵盖工、理、经、管、文、医等学科门类;开展有研究生、本科教育,硕士授权等一级学科、专业硕士授权专业,本科专业,形成了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重视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吉林省本科品牌专业,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拥有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教学基地;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截至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注重人才强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吉林省B类、C类、D类人才等教师。
学校拓展国际视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班已成功举办数届。2022年,与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工艺专业合作办学班、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作办学班获批招生,2023年与韩国庆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班获批招生,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一些优秀学子已经成为石油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与管理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能力。
1951年,吉林机电技术学校创建,吉林机电技术学校更名吉林化学公司技术学校。
1954年,东北化工局吉林技工学校更名为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吉林技工学校,后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吉林技工学校更名为吉林化工区建设公司技工学校。
1955年,化工部建筑局吉林干部学校创建,吉林化工区建设公司技工学校更名为吉林化工机械技工学校。
1957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业余化工学院(吉林业余化工学校)创建,吉林化工机械技工学校更名为吉林机械电气工人技术学校。
1958年,吉林机械电气工人技术学校、化工部建筑局吉林干部学校、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业余化工学院(吉林业余化工学校)合并组建吉林化工学院。
1959年,吉化电石厂技校中专班并入吉林化工学院。
1965年,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技校合并组建吉林化工机械学校。
1969年,吉林化工机械学校更名为吉化吉林化工机械厂化工机械学校。
1972年,吉化吉林化工机械厂化工机械学校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校。
1978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校升格为吉林化工学院。
2008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9年,学校获批为硕士授予权建设单位。
2011年1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吉林航空工程学校整体并入吉林化工学院,设立吉林化工学院双吉校区,在原有飞机及发动机维修、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原有相关专业和师资组建成立了航空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0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
2020年3月,学校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型)A类。
2024年8月,吉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吉林化工学院更名为吉林化工大学”。
2025年6月9日,经教育部正式发函同意以吉林化工学院为基础更名吉林化工大学。同时撤销吉林化工学院其建制。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