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白茶
0 赞数:0 #绿茶#
 我要认领    发布词条  
天目湖白茶是江苏常州溧阳市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江苏常州的传统特色名茶、江苏省十大名茶之一。天目湖白茶属于绿茶的白化品种,产自溧阳市境内的天目山余脉,其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天目湖白茶自2006年以来先后三十多次在省级以上名优茶评比中获大奖,2007年被人民大会堂选定为特供茶,2010年被评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一。
  • 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 AGI00288
  • 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 溧阳市园艺技术推广站
  • 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 2010年
  • 产地: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详细介绍 PROFILE +

品质特点

天目湖白茶属于绿茶的白化品种,茶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经检测,天目湖白茶的氨基酸含量为6.26—9%,比普通茶高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为10.7%,是普通茶的一半。

地域产地

天目湖白茶产自溧阳市溧城镇、天目湖镇、戴埠镇、上黄镇、社渚镇、上兴镇、竹箦镇、南渡镇,总面积约1400平方千米。

产地环境

天目湖白茶产自溧阳市境内的天目山余脉、茅山丘陵的山间和缓坡岗地。天目山余脉山峰陡峻,地势起伏,最高峰石门尖主峰506米,为苏南第一峰。茅山丘陵位于茅山之东侧,山少丘多,丘陵蜿蜒起伏。山峰冈峦主要有上古生界泥盆系的石英砂岩和中生界火山岩构成。

天目湖白茶茶园依地势分布主要有黄砂土、黄刚土土种。发育于两大山脉山麓的黄棕壤亚类的黄砂土,成土母质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积岩、页岩的风化物,土质属壤土至轻粘土,表土酸性,心土粘粒含量高,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是苏南地区最适宜植茶的土壤。发育于山前黄土岗地黄褐土亚类的黄刚土,传统称耕作黄棕壤,成土母质源于古代脱钙化的下蜀黄土,土层深厚,表土颗粒以粉砂粘粒为主,酸碱度微酸,由于基岩为水平沉积岩,土体发育常见典型的粘盘层,黄刚土粘粒含量高,交换性氢、铝和盐基离子较高,矿质养分丰富,适宜于茶树生长发育。

天目湖白茶产区属于中亚热带北缘过渡季风型气候,冬夏春秋四季分明,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从农业气候角度分析,光、温、水配合良好,具有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4℃。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丰沛的水资源,适宜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天目湖白茶产业的发展。

荣誉认证

2006年,天目湖白茶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2009年,天目湖白茶被选定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指定用茶,成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一。

2010年0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天目湖白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印象天目”天目湖白茶,在国际茶赛中荣获绿茶组三大名茶之一。

历史起源

溧阳自古出产茶叶。北宋时,毗陵知府周绛在歌颂故乡溧阳《招仙观》诗中,有“绿荈晚烟梅雨夏,朱藤余萼麦风开”之句,周绛早年在溧阳黄山观当道士时,汲清泉、尝百茶,开垦茶圃,对茶进行研究,研制出溧阳独特的“芳津茶”,家乡人称为“绛茶”。 

溧阳种茶的历史始于宋元,兴于明清,盛在当代。元代溧阳教授仇远在《广教寺》诗中吟出“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之句,说明宋、元时,溧阳的丘陵山区,已遍植茶树。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溧阳市把茶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促进了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江苏省重点产茶县(市)。

20世纪90年代,白茶从天目山脉零散分布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以来,溧阳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天目湖白茶发展过程中创制了天目湖玉枝白茶、田家山白茶、富子白茶等一批名茶。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85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精选白茶产品推荐
推荐榜
旗舰榜
京东榜
推荐理由:绿雪芽福鼎白茶问叶散茶白牡丹,精选上等白牡丹茶青,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礼盒装500g,外观典雅大方,内涵丰富。茶香清幽,口感鲜爽回甘,尽显福鼎白茶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自饮还是送礼,都是上佳之选。
推荐理由:蝴蝶牌中茶老树白茶,精选福建老树白牡丹,特级品质,100g一罐,独立包装,方便携带。茶叶条索肥壮,色泽银白,香气清新,口感醇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