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
人气值:0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时称“辽宁中医学院”,是经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的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高校,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高校,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分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58年
  • 院校隶属:辽宁省
  • 院校分类:医药类
  • 学校校训:厚德博学、继承创新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162
  •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辽宁省 沈阳市 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学校简介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辽宁中医药大学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主校区位于辽宁省会城市沈阳,分校区分别位于滨城大连和药都本溪,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确立了“南药北医中基础”发展布局,协调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设置医、理、工、管、文、法、农等7个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内设18个学院、4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教学部、3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实验动物中心、1所科学院、3所研究院、3所图书馆,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医学相关人才的高等院校。

中医药主干学科全部位列省一流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1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2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94门省级一流课程、9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主编131部国家级、行业规划和特色创新教材,获批1部国家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精品教材、12部省级优秀教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国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考试工作基地、全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招生简章

辽宁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1.高校名称(全称):辽宁中医药大学

2.办学地点及校址:

(1)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语、实验动物学、中兽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本溪校区和沈阳校区办学,校址:本溪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枫叶路212号、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2)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专业在本溪校区办学和大连校区办学,校址:本溪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枫叶路212号、大连市双D港生命1路77号;

(3)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沈阳校区办学,校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3.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

4.办学层次:本科

5.办学形式:全日制

6.主要办学条件:

(1)校园占地面积69.1万平方米(约合1036.3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2.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2平方米;生师比15.6 :1 ;专任教师47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6.8%;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7.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241.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592.4元;图书104.9万册,生均图书59.5册。

(2)住宿条件:2024级新生宿舍标准为6-8人/间。宿舍分配方案:2024级新生入学采取学校集中统一分配。

二、招生计划安排

1.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不设预留计划。

2.学校外语教学统一采用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

3.各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三、专业设置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习年限 科类1(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科类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授予学位门类 学费(元/年/生)
1 100501K 中医学“5+3”一体化 5+3 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500,后3年按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收取
2 100501K 中医学“5+3”一体化 儿科学 5+3 8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500,后3年按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收取
3 100501K 中医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4 100513TK 中医骨伤科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5 100601K 中西医临床医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6 100502K 针灸推拿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7 100510TK 中医康复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8 100511TK 中医养生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医学 5500
9 101005 康复治疗学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0 040206T 运动康复 4 4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200
11 101101K 护理学 4 4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5500
12 101101H 护理学 4 4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理学 42000
(中外合作办学)
13 100801 中药学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4 100701 药学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5 100702 药物制剂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6 100806T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7 100805T 中药制药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8 100802 中药资源与开发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19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500
20 120202 市场营销 4 4 理工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21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4 4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22 080711T 医学信息工程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3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管理学 5200
24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5 50201 英语 4 4 文史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600
26 090404T 实验动物学 4 4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农学 5200
27 090405T 中兽医学 5 5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农学 5200(暂定)
28 120410T 健康服务与管理 4 4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暂定)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1.“5+3”学制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中医药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达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2.四年制、五年制本科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中医药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达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学生住宿费标准为1000—1200元/生/年。招生专业学费及住宿标准若有变化,以辽宁省物价部门批复意见为准。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按辽宁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及省财政辽教发〔2006〕76号文件相关规定,学生缴纳学费、住宿费后,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按照国家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要求,对于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学校开设“绿色通道”,帮助学生办理入学手续,为孤儿大学生减免在学期间学费和住宿费,协助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设有国家、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各类奖助学金,主要奖助学金设置如下:

(1)国家、省政府及校长奖学金情况

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

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生/年

校长奖学金:10000元/生/年

(2)国家助学金情况

国家助学金(一等):4400元/生/年

国家助学金(二等):2750元/生/年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教育部审批,辽宁中医药大学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于2020年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专业代码为101101H,采取“4+0”培养模式,批准编号:MOE21NZ2A20192023N。录取批次为本校同批次录取,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本项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中新两所高校共同制定,充分引进新西兰优质教育资源,与新西兰教学模式全面接轨。三分之一核心课程由新方教师主讲,全英文或双语授课;其他核心课程由中方选派硕士以上学历优秀教师授课,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为学生取得学术及职业上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习四年,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学业,符合学校毕业条件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获得辽宁中医药大学颁发的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七、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0%以内。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特别提示:

①考生患有《指导意见》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所有专业不予录取;

②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和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予录取的专业: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 儿科学)、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护理学、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动物学、中兽医学等专业;

③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I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医学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

3.院校志愿及录取

普通类本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学校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规定的批次设置以及投档原则。

辽宁省2024年实行“3+1+2”模式新高考,学校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在录取中执行省招考委关于高考加分规定。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1)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不设专业级差。

(2)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

①理科(物理学科类)考生参照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

②文科(历史学科类)考生参照考生参照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

6.联系电话、网址

招生就业处电话:024-31207666

招生就业处传真:024-31650388

学校网址:https://www.lnutcm.edu.cn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拥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1 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4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3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位列全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位列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开放办学

具备中国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招生院校资格,是中国-中东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国-泰国中医药中心、中国辽宁-泰国中医药合作基地,在斯洛伐克医科大学设有中医孔子课堂,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具有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是辽宁省政府留学生博士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立足亚洲,面向欧美,拓展非洲,放眼全球,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机构或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

医疗服务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立4所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分别增具辽宁省中医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均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拥有11个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4个省重点专科,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科研基地、国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双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临床教学实践基地。

历史沿革

辽宁中医学院

1958年8月,经辽宁省委批准,辽宁省中医院(成立于1956年)和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合并组建中医药本科院校—辽宁中医学院,校址在辽宁省水利局旧址,同年学校招收第一批中医专业学生。

1965年7月,学校学制改为五年。在“七五”期间,学校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中医院校之一。

1997年,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并入辽宁中医学院。

2000年,辽宁省职工医学院、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并入辽宁中医学院。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在保留原名的同时,成为辽宁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辽宁省职工医学院更名为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学校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征地10.07万平方米,建成学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8月28日,学校在大连市金州区建成以中药教育、国际教育、中药研发等产学研为一体的新校区。

2007年4月,国家教育部确定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优秀院校。同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及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2010年,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分立,成立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2011年,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3年,学校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

2015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1月,辽宁省确定辽宁中医药大学为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0月,学校成功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东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项目。

2019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

2020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正式启用。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辽宁中医药大学图片大全校园图 1/1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76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