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
人气值:0
辽宁科技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官网查看>> 大学高校 公办大学
基本信息
  • 创建时间:1948年
  • 院校隶属:辽宁省
  • 院校分类:理工类
  • 学校校训: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
  • 学校类型:普通高等院校
  • 学校代码:10146
  • 学历层次:本科层次
  •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 所在地址: 辽宁省 鞍山市高新区东区千山中路185号
学校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坐落在祖国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占地面积约2763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3月,设有学院19个、教学部1个和工程训练中心1个,共办本科专业67个。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研究生推免权、博士招生“直博生”“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资格。

学校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和辽宁省转型发展示范学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04项(本科84项,研究生11项,职业教育类9项)。学校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等12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重点支持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79门。获批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2项、省新工科项目2项、省级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产业学院4个;国家、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获评国家、省级规划教材14部,省级优秀教材、精品教材16部,冶金优秀教材28部。省教学团队11个,省级本科教学名师21人。

招生简章

辽宁科技大学202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1.高校名称(全称):辽宁科技大学

2.办学地点及校址: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千山中路189号

3.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

4.办学层次:本科

5.办学形式:全日制

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90.66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5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7.7平方米;生师比19.1:1;现有专职教师1254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为89.2%,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比为53.9%;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226.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427元;图书193.4万册,生均图书71.8册。

住宿条件:2024级新生宿舍4或6人间。

宿舍分配方案:2024级新生宿舍学校集中统一分配。

二、招生计划安排

1.招生计划分配原则和方法: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及各省份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就业情况、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经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按照辽宁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

2.预留计划比例和使用原则:不设预留计划。

3.有语种限制的专业:英语专业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报考语种不限。学校公共外语课程只开设英语、日语、俄语,其他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测绘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动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冶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入学后学校公共外语课程原则只安排英语教学,其他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4.性别比例:无要求。

5.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设置的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学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

三、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设置如下: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习年限 科类1(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科类2(采用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授予学位门类 学费(//)
1  020301K 金融学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经济学 5200
2  020310T 金融科技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经济学 5200
3  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经济学 5200
4  030101K 法学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法学 4800
5  50201 英语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文学 4800
6  070104T 数据计算及应用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7  70202 应用物理学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理学 5200
8  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9  80201 机械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0  80202 机械设计制造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及其自动化
11  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2  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3  80205 工业设计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4  080213T 智能制造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5  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6  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7  80404 冶金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18  080404H 冶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四年 4-6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35000
19  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0  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1  080504T 储能科学与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2  80601 电气工程及其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自动化
23  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4  80703 通信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5  80705 光电信息科学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与工程
26  80801 自动化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7  080803T 机器人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28  80901 计算机科学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与技术
29  80902 软件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一二学年4600/年;三四学年12700元/年
30  80903 网络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一二学年4600元/年;三四学年12700元/年元/年
31  80905 物联网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2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一二学年4600/年;三四学年12700元/年
33  81001 土木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4  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5  081008T 智能建造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6  81201 测绘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7  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8  81501 采矿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39  81503 矿物加工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0  82502 环境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1  82801 建筑学 五年 4-9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工学 5200
42  83001 生物工程 四年 3-8年 理工 物理学科类 工学 5200
43  120201K 工商管理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4  120202 市场营销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5  120203K 会计学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6  120204 财务管理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7  120901K 旅游管理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管理学 5200
48  130201 音乐表演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49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0  130310 动画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1  130314TK 曲艺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2  130503 环境设计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53  130504 产品设计 四年 3-8年 文理兼招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艺术学 10000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本科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科技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辽宁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收取标准

学费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已在“三、专业设置”表中具体列明。

住宿费为1000—1200元/年/生。

2.学费和住宿费退费办法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依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006〕2号)及辽宁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及省财政辽教发〔2006〕76号文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学费和住宿费。

3.奖助贷等助学措施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设立,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标准为:8000元/年/生。

省政府奖学金:由省政府设立,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标准为:8000元/年/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政府设立,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5000元/年/生。

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标准为:一等4400元/年/生;二等2750元/年/生。

辽宁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标准为:一等奖学金3000元/年/生;二等奖学金1500元/年/生;三等奖学金1000元/年/生。

校外奖助学金:学校设立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余项校外奖助学金,奖励金额1000-10000元/年/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16000元/年/生。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具体实施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在本校同批次录取。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科技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辽宁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辽宁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学生在符合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入学条件前提下,可自愿选择申请赴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攻读第四学年课程。符合该校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冶金学学士学位证书。

七、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0%。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3.院校志愿及录取办法

普通类: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省份及批次,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省份及批次,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时,在同批录取省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省份及批次,学校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录取。在征集志愿录取时,按照生源所在省份相关规定执行。

艺术类:学校艺术类各专业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规定的批次设置以及投档原则。 使用生源所在省份组织的相应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要求考生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符合考生所在省份艺术类投档条件。在征集志愿录取时,按照生源所在省份相关规定执行。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在录取中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关于高考加分的规定。

5.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办法

普通类:

以考生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专业志愿(不含专业服从志愿)录取。有专业志愿优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进档考生,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建议,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原则。

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按照各省投档同分排位排序,如无同分排位,则按照如下规则:

在第一批、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且不分文理的省份,将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其余3门科目中最高成绩、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则审核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在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统一录取模式的批次或阶段,考生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单科最高成绩、语文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如仍相同则审核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其他省份各专业录取时,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理工类专业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文史类专业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如仍相同,则审核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冶金工程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调剂录取填报普通学费专业志愿的考生。

根据相关规定,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及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对于已经投档并应被录取的考生,不允许考生自愿申请退档。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艺术类:

以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专业志愿(不含专业服从志愿)录取。有专业志愿优于调剂志愿。

当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相关科目的比较顺序是:理工类或物理学科类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文史类或历史学科类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录取不分文理的省份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如相关科目比较仍相同,则审核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6.违规考生的处理

入学后,经复查有违反招生规定或舞弊行为及身体条件不符合有关规定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7.联系电话、网址

招生咨询电话:0412-5929092/6

电子邮件:lkdzsgzbgs@ustl.edu.cn

网址:http://www.ustl.edu.cn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科学研究

学校学科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首创的焦化、耐火材料学科填补了中国冶金教育史上的空白,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辽宁省特色学科。工程学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2023年3月,“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33项,科技经费6.09亿元。授权专利1385件,获评第二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9项,其中,学校参与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青年教师孙呈郭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2019年《辽宁科技大学学报》影响力指数位居学科136名,第一次进入2区(Q2)。学校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共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学校科技园创建于1996年,2002年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近五年均获评A类优秀。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位居省内高校前列,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1562项,其中,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254项。2017年、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率排名省属高校第一;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百强;2020年学校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成为国家首批40家、全省首批2家试点单位之一;2022年学校跻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百强高校。在2020年高校院所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名中位列第78名,连续三年入选相关榜单。目前,科技园拥有3处孵化器,园区具备商务、法律、金融、财务和市场等5大服务平台,在园企业69户,在孵企业51家,毕业企业累计25户,成功孵化上市公司5家。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评价中获评良好(B),在全国总排名第74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4位,在省内技术转移机构中位居首位;获批“省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A类基地,为获批建设的5所A类高校之一。

国际交流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交流。截至2023年3月,目前与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47所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自1996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类型与学历层次逐步提高,获批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博士)奖学金培养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培养单位,近两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项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学校现招收汉语授课本科专业53个、英语授课本科专业7个,研究生专业15个,实现了本、硕、博学历人才培养全覆盖。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我校的国际教育逐渐形成了“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工科教育为主、人文教育协同”的新局面,先后为近40个国家培养了高水平专业人才和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历史沿革

筹备阶段

1939年,鞍山市成立奉天省立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

1946年,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更名为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

奠立校基

1948年5月4日,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和当时的私立东北清华中学、省立鞍山女子中学、私立文化中学联合组成鞍山新华中学。

成立初期

1949年1月15日,鞍山市委决定将新华中学专科部移交鞍钢。10月1日,鞍山工业专门学校宣告成立,由东北工业部直属。

1950年8月23日,学校成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同年9月,学校大学部与预科部北迁至长春和吉林。留校师生将学校发展为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后又分为鞍山第一钢铁工业学校与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

钢院时期

1958年,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冶金工业部决定组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鞍钢夜大学、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鞍钢老干校、鞍山业余钢铁工业学校合并升格)9月1日在鞍山市委人民礼堂召开成立大会。

1962年,学校成为冶金工业部重点建设对象。

1963年,冶金工业部下达“一定要把鞍山钢铁学院办好”的指示精神,并将学校改建为五年制大学。同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辽宁冶金学院(部分)并入鞍山钢铁学院。

1963年,鞍山钢铁学院(原鞍钢夜大学部分)改建为鞍钢夜大学,后发展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1969年,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校、鞍山冶金运输学校、鞍钢技工学校等7所冶金工业部在鞍山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鞍山钢铁大学。

1978年,鞍山钢铁大学更名为鞍山钢铁学院。同年,首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

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3年,学校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和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

1994年,鞍山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原鞍山大学)与鞍山钢铁学院联合办学,后并入学校。

1998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校转为辽宁省与教育部共建共管,以辽宁省管为主。

2000年8月,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正式并入学校。

发展腾飞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

2002年,辽宁省冶金工业学校、辽宁省食品工业学校、辽宁省建材学校并入鞍山科技大学。

2002年,获批辽宁省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

2009年,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2010年,学校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同年10月,辽宁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0月,由省政府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与学校共同发起创建的辽宁省镁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12年,辽宁科技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转设为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将该学院搬迁到鞍山市铁西区职教城校区,并开办应用型本科教育。

2014年7月,辽宁科技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辽宁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017年1月,辽宁科技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应用技术学院经过八年的校外办学,从鞍山市职教城搬迁回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内。

2021年2月25日,加入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

校园风光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全景图 1/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世达广场 2/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图书馆 3/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风景图 4/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教学楼 5/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风景图 6/7
  • 辽宁科技大学图片大全雪景 7/7
更多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908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