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呼伦贝尔市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面积60.4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花园式”校园环境。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内设12个教学系(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护理、学前教育、蒙医学、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畜禽智能化养殖、音乐表演、应用化工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其中,高职专业51个、五年制高职(3+2)专业26个,中职专业45个,基本建成1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护理,4个院级高水平专业群——机电、化工、中蒙医药、文旅,护理专业和蒙医学专业获批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批自治区首批特色专业。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构建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六核驱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院校。坚持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重点产业链,全力打造服务现代农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产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建强师资团队,不断健全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目前已与区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呼伦贝尔市能源、化工、电力、农畜牧业、生物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科研培训、学生就业合作机制;先后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雁宝能源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女企业家协会、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旅业旅游集团股份公司、满洲里口岸集团、中国电子集团、内蒙古大厦(北京)、青岛海尔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敏实集团、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190余家知名企业和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建有能源化工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创业培训基地等多个教科研基地;与神华宝日希勒能源公司在校内共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已成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满洲里产业园区、中俄互贸区等工业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是由原呼伦贝尔蒙医学校、原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原呼伦贝尔工业学校、原内蒙古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四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整合组建而成。2008年7月1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开始筹建。2009年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报教育部备案。2010年9月招收首届大专生并正式运行。2015年4月3日,经呼伦贝尔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原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学院。
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1958年呼伦贝尔盟工业学校创建。
2001年呼伦贝尔盟工业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呼伦贝尔市民族技工学校并入呼伦贝尔市工业学校。
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
1975年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创建。
1996年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盟民族艺术学校。
2001年呼伦贝尔盟民族艺术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
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
1958年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创建。
1976年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海拉尔分校)创建。
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海拉尔分校)改建为呼伦贝尔盟民族卫生学校。
1986年呼伦贝尔盟民族卫生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盟蒙医学校。
2001年呼伦贝尔盟蒙医学校更名为呼伦贝尔市蒙医学校。
大兴安岭卫生学校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林业中心卫生学校创建。
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林业中心卫生学校更名为大兴安岭卫生学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