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环蛇
0 赞数:0 #毒蛇#
印度环蛇英文名为Common krait,拉丁名为Bungarus caeruleus,又名“普通环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及邻近地区的环蛇。印度环蛇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这种蛇属于眼镜蛇科环蛇属的剧毒蛇,是印度“四大毒蛇”的成员之一,在十多种环蛇品种当中,它也是最常造成严重蛇伤的一种。
  • 中文学名: 印度环蛇
  • 拉丁学名: Bungarus caeruleus
  • 别称: 普通环蛇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
  • 纲: 爬虫纲
  • 目: 有鳞目
  • 科: 眼镜蛇科
  • 属: 环蛇属
  • 种: 印度环蛇
  • 分布区域: 印度半岛以及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地
详细介绍 PROFILE +

生长与分布

印度环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及邻近地区的环蛇。

形态及特征

印度环蛇又名"普通环蛇",印度环蛇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

生活习性

晚上活动,拂晓时才回窝。印度环蛇主要以其他蛇类、蜥蜴、鼠类、蛙类等为食,印度环蛇的牙齿虽小,但当它攻击时会死死咬住猎物并注入大量毒液让猎物死亡。

繁殖方式

印度环蛇是卵生的夜行性的动物。雌蛇一年大约繁殖一到两次,但不同种类的蛇的繁殖方式是存在差别的。有些蛇会生出活体幼蛇(一次生1到150条),而有的蛇则产卵(一次产卵数量为1到100颗);有些蛇甚至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先在体内产卵直至卵孵化出来,然后再生出活体幼蛇。大多数情况下,雌蛇不会像母鸡一样坐在自己的卵上,但有些时候,在卵和幼蛇离开母体后,它们会保护自己的卵(以及它们的幼蛇)数日。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38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